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鉴于农业的弱质性,财政支持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但增长率波动缺乏稳定性,农业产出的增速也呈现波动趋势,财政支农政策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为发现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河南省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应健全财政支农法规、财政支农有法可依,合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扩大财政支农规模,大力扶持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明确各级部门监管责任、提高财政监管力度,提高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确保河南省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财政农业救济、农业其它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独立直接效应,农业生产性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溢出直接效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独立直接效应与溢出直接效应呈现非同向性、多样性、非对称性与动态性发展规律,并受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社会投资的约束效应、财政非农支出的间接效应、农业各税冲销效应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3.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效应,力图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支农效应在2004年前后财政金融支农效应发生结构性变化,但支农效应在不断加强;越贫困的地区财政支农效应越明显,而农业信贷效应在西部较小,东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方支农政策的实行,农民的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实践证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成正比。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扩大地方支农支出,从而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统计一般描述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量与相对量进行分析,得出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量总体上是增长的,但增长速度相对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相对量逐年下降。根据这一现象提出提高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强度、灵活利用农业财政投融资手段扩大支农资金投入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支农投入对粮食生产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政府财政支农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粮食生产和政府支农投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支农支出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正向效应最为显著,然而,扶贫资金具有负向效应,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为此,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支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政府财政支农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粮食生产和政府支农投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支农支出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正向效应最为显著,然而,扶贫资金具有负向效应,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为此,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支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薄弱性。要想实现农业稳定发展,政府需积极加大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扶持力度。文章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价值,随后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分析了赤峰市的农业产值、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总值。之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财政支农支出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值、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加;赤峰市农业经济各变量与财政支农支出间存在协整关系,赤峰市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值影响显著。文章最后探讨了赤峰市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河南省1999—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软件探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明显驱动作用,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虽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始终存在正向冲击,但方差贡献率在逐期下降,原因可能在于相应的制度机制不完善,使得投入资金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基于此,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新态势,本文从财政支农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各省(市、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探寻中国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原因;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因素;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是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关键,强化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优化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投入的比较利益、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模型,通过检验1994~2008年财政支出对湖南经济发展的收敛模型发现,财政支出总额促进了经济的收敛,教育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收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性视角,运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理论模型,依据2000-2013 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省级面板数据,考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规模效应,北方地区规模效应明显强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正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转变.鉴此,应转变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区域投向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项目投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irst aims to re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US fiscal sustainability by using the quantile cointegration approach proposed by Xiao (2009 and 2012). Our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es a quantile‐dependent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nd revenu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ng‐run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nditures and revenues by using the vector error‐correction (VEC) model with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quantiles. Findings from the long‐run Granger‐causality analyses support the spend‐and‐tax hypothesis. Our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how more discretion in increasing expenditures in the long run. Moreover, budget deficit reduction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reductions i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相似文献   

15.
左斐 《保险研究》2011,(9):19-25
相比直接的灾后财政救济,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能实现对财政投入效果的放大。本文在对中国和其他实施农业保险国家的对比中总结出对农业保险财政投入的范围、形式,重点剖析了利用农业保险实现财政投入放大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方法和指标,并据此对我国主要农险经营模式的实际放大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针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对提升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并采用因素分解法比较两者对农民农业增收的贡献大小,继而通过两步固定效应回归、分组回归和替换变量回归三种方式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均得出一致结果,即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均促进农业增收,其中财政投入贡献更大,此外大规模的土地投入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农业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18.
Devaluation, Fiscal Deficits,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 of fiscal policies to sustainthe effects of a nominal devaluation on the real exchange rate.It is shown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change in the real exchangerate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size of the devaluation and thedegree of fiscal adjustment but also on the means by which thefiscal deficit is reduced. The change in the nominal exchangerate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real exchangerat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e fiscal deficit is eliminatedby increasing taxes or by reducing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ontraded and nontraded goods. The required depreciation of thedomestic currency will be larger if the fiscal deficit is reducedby increasing taxes than it will be if the deficit is cut bylowering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Further, the depreciationwould be smaller if the cuts in expenditure fell on traded ratherthan nontraded goods.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the authoritiesmust ensure consistency between exchange rate action and policiesto reduce fiscal imbalances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sired level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necessary to attain balance of payments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