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制度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立 《生产力研究》2006,(3):69-70,79
2001年3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取代了审批制,是证券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但这种制度存在较多缺陷,如极易导致权力寻租;激发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干扰了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等。只有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股票发行机制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宇  彭晗 《资本市场》2001,(6):56-58
<正> 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表示,从3月份起,将彻底取消额度和上市指标,并放开一级市场的发行定价,实现定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早期,我国对发行额度实行总量限制,对发行家数设定指标,数量的限制导致价格的扭曲,使得一级市场成为一个没有风险的市场,大量的资金流向一级市场,在市场资金总供给量较小的情况下,新股发行与二级市场的价格指数走势呈背离之势。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  相似文献   

3.
二板市场(Second Board)是与主板市场(Main Board)相对应的概念,又称创业板市场,它是指主板市场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资渠道的资本市场,我国二板市场即将推出,如何寻求一、二级市场均认可的发行价格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从2000年开始,监管层陆续推出一系列有关新股发行的政策法规,大大推动了我国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别是自2001年3月17日起,我国股票发行取消了额度管理和指标控制,正式实施核准制,以取代以往多年实行的审批制。核准制的实施是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朝着股票发行机制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深远影响。股票发行制度的三种模式一般来说,国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通常可以分为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我国除此之外,则还有过去长期实行的审批制。注册制是指证券监管机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证券发行的核准制开始正式实施。从额度控制下的行政审批制度到核准制,这一发行体制的飞跃昭示着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上又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大步。本分析了证券发行核准的积极意义以及上市公司和主承销商应该如何适应该准制所带来的市场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股票市场格外受到关注,从初期稚嫩的发行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逐步向更为成熟的发行制度迈进.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最初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审核制,变革为如今核准制,正要向交由市场管理的注册制迈进.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我国股票发行的历程,立足于我国的特点和目前的国情以及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指出实行注册制所面临的困难,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向注册制推进提出合适可行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应采取渐进式变迁路径,要完善法律制度、转变监管理念和模式、完善资本市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这样才能实现注册制改革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潘正彦 《经济管理》2001,(24):68-72
股票发行制度是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股票发行制度安排的改变与股市的发展现状,上市公司和实质经济基础的支持以及金融环境和法制建设密切相关,近期实施的股票发行市场化制度安排恰恰缺乏股市、金融、法制、上市公司和实质经济等基础条件。特别是这一制度安排的变化可能改变中国股市的发展轨迹。使中国股市陷入像许多发展中国家股市一样进入崩溃和巩固阶段。股票发行市场化制度安排存在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韩萌萌 《现代经济信息》2012,(9):220-221,223
证券发行实质上是产生证券市场的源头,证券市场能否健康有序运行,证券发行环节至关重要,且证券发行行为蕴含着巨大的信用和投资风险,因此,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对证券发行均实行一定方式的监督管理,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就成为证券市场的第一道防火墙。本文以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为研究对象,将国外一些代表性国家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与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审核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11.
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回顾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及其过程的基础上,选择了涵盖改革前后及其不同阶段的新股为研究样本,就样本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后一年的价格水平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2 0日中国深沪两市所有增发新股的实证分析表明 ,增发新股首日上市的平均抑价率为 15 .6 9%。抑价率小于 15 %的公司个数占总体的 6 7% ,抑价率小于 30 %的公司个数则占到总体的 81%。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和增发市盈率对增发新股抑价率影响显著 ,其中 ,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与增发新股抑价率呈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 ,在二次函数的拐点出现前 ,增发新股数量的信息效应大于供给效应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的质量效应大于投资效应 ,拐点出现之后 ,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融资管理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及保护国内外投资的利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若照搬国外市场管理运作制度,有时会人为地加剧市场动荡。本对我国股票发行的两种改革方案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了在股票增发、配股及国有股减持中避免一种市场系统风险的审核及定价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与新股定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经济学家》2004,(2):108-116
本文试图用中国证券市场特殊制度安排解释A股超高的首日收益率。政府管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发行公司在一级市场通过寻租取得壳资源,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这是导致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基本原因。壳资源价值可以用稀缺指标、公司规模、中签率、蜜月期等代理变量体现出来,实践证据支持基于上述代理变量的壳资源假说。  相似文献   

15.
在提倡“节约型经济”的今天,作为耗能大户的我国玻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出现亏损。如何“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策略,对玻璃行业进行整合,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玻璃行业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我国玻璃行业进行资本整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赵继光  方毅 《时代经贸》2007,5(11X):168-170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形成与发达国家期货市场迥然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中国经济的逐渐国际化,政府扮演的角色的重要程度势必越来越小,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将会充分发挥其功能,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市场化不仅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准则,也是评价改革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金融市场化改革长期滞后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成就进行了回顾,然后,指出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析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龙龙  李莎 《经济与管理》2004,18(11):65-68
商业银行的决策层与客户经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决策层对客户经理的行为控制乏力,因而引发了委 托代理问题。本文作者在阐述客户经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形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遏制该问题的 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及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发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特定背景,总结分析了股票发行制度从额度制到核准制的演变、相关制度的特点、利弊及其市场化改革的成效。研究发现,我国转轨经济环境、市场文化和市场流动性问题是进一步改革股票发行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利率与汇率关系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经济体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指出中国尽管已经开始改革汇率和利率,但实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管制较严格、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利率与汇率机制传导不顺畅。本文基于此,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利率的关系,发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利率与汇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自197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逐渐发生了相互作用。由此认为无论是在改革汇率制度方面,还是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方面,国家都必须考虑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