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蕴梅  张德忠 《发展》2011,(9):65-65
审计署《2008~2012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将效益审计作为今后审计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效益审计已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甘肃省审计厅结合甘肃实际,积极探索财政效益审计的路子,尝试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审计监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多年来,财政审计较好地适应了财政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等财政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财政审计作用,必将引起各级审计机关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搞好当前财政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财政审计理念创新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在审计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思想总揽财政审计工作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财政审计方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努力开创财政审计工作新局面,按照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财务审计形式,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它的工作方式是由具有法定资格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有关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各种经济资料和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经营管理活动,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公众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从决策计划执行到管理等所有阶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审计署在2003-2007年的5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07年要实现“财政财务收入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国宇 《宁波经济》2004,(9):18-19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关注财政资金,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已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已从幕后正式走向前台。我国《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能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6.
浅谈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继红 《魅力中国》2009,(16):49-49
当前,效益审计是审计水平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决策失误、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等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急需效益审计予以揭示和纠正。近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效益审计”,(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加强对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署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相关建议,为财政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指出了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涵,并就如何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下搞好乡镇财政审计提出了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金清 《中国经贸》2023,(1):136-138
随着我国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治理目标任务也发生很大变化,财政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所以加强财政审计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县级财政审计工作实践,分析了新常态下基层审计机关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政府职能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仍主要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效益审计刚刚起步。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基层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已在各地全面展开,如何进一步深化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值得研究和思考.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从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制度、促进财政增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统筹考虑;应以"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作为财政审计的工作思路,应在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和审计结果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以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针对性、效益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陈耘 《宁波经济》2006,(9):28-30
树立民本审计理念,是审计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表现,是审计工作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审计作用的必然要求。强化社会保障资金、农业环保资源、财政投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审计,是民本审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邱盛培 《中国经贸》2010,(24):237-238
在县级审计工作中,县级财政同级审计工作是中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县级财政体系能否得到有效监控,关系到国家整体财政运行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县级财政同级审计工作,县级财政同级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只有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机制,同时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技术,才能真正为繁荣县域经济以及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安兵 《特区经济》2005,(6):349-350
审计判断不仅是审计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向且直接决定看审计工作的质量。自从1978年尚德尔首次在《审计理论》中将审计判断作为审计理论构架的内容加以研究以来,各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审计专业判断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这种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对其系统的研究来改善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规避法律责任。特别是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活动主体自主决定的事项不断增多,不确定性事项逐渐增大,增大了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难度,使审计专业判断日趋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专业判断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以及审计报告整个审计过程,审计工作的质量就是审计判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常征 《辽宁经济》2008,(1):84-84
1.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制定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计工作准备,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政府职能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仍主要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效益审计刚刚起步.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基层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过渡.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信贷和非信贷审计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开展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作一简单比较,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行粗浅的探讨,愿与热爱和关心我们内审工作的同仁们商榷。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比较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审计重点、审计范围和取证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社会审计的审计手段更加先进内部审计的审计手段相对落后,现场审计需要翻…  相似文献   

17.
曹惠平 《魅力中国》2011,(10):214-215
2010年度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即将展开,如何进一步搞好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我认为应从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制度、促进财政增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统筹考虑;以“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作为财政审计的工作思路.在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和审计结果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以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针对性、效益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芸 《广西经济》2009,(6):48-49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相对传统手工审计而言,在技术上更加先进。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联网审计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实现从事后审计到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将计算机引入内部审计领域.不仅简化了审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规范内部审计以及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曲荣霞 《中国经贸》2010,(18):155-156
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贯彻落实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深化财政审计的实际行动的具体体现。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在国家财政审计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审计计划的科学管理,整合审计资源,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做到审计项目的有机结合,实现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努力从财政管理体制、财政资金绩效的层次上提供财政运行的信息。在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统一部署下,笔者参与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实践,为今后的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按照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目前财政审计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约束的瓶颈.全体审计人员要正视和重视这些情况.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推动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监督法》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级审计机关搞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