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制度上的不合理以及严苛的社会现状等原因,还款违约和拖欠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尴尬境地.尝试从贷款学生、制度建设、高等院校、商业银行等角度加以改进,不失为改善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博弈论思想分析了银行与学校,银行与大学生的最优策略,论证了学校在控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中的关键性,分析了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大小,主要涉及大学生违约成本C1、大学生违约失败被罚成本C3、银行索贷成本C2等,由此给予控制违约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实施以来,违约率居高不下,打消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步落实,对高等学校的招生、管理工作也带来负面影响。文章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违约现象出现的原因,建立了博弈模型,对博弈各方在不同决策下的收益和损失进行了界定,并结合现行政策进行决策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商业银行向高校生活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补助金的个人信用贷款,然而,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无法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对个人信用进行科学评估,从源头上控制信用风险;同时,应采取有效的奖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柯春梅 《经济师》2010,(5):109-110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它无须提供担保、抵押或质押。由于担保的缺位使得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都很高,这严重阻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加强贷后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降低风险,已成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拖欠模型,可以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行为进行经济分析,讨论各种因素对拖欠水平的影响,由此得出:适当延长还款期限,降低每期还款额将会降低贷款的违约率,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桂丽 《经济师》2005,(1):98-99
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贷款的发放与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文章客观分析了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生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优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决策,为公民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社会保障机制.但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率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就学生贷款违约率高这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政府、银行、学校、学生共同努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广大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给社会各阶层公民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随着政策的推行,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莘莘学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在高校助学贷款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助学贷款形成的大量坏账,成为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都共同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贷款违约现象,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如何加强与贷款毕业生的及时有效联系是贷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发现,通过定期联系机制,可以很准确地联系到贷款毕业生,确保了贷款毕业生及时还本付息,没有出现一起违约事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以来帮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国家助学贷款与“五金”结构失衡;其政策性目标与商业化经营相冲突;财政的有限分担机制使商业银行无法出清风险;贷款制度主要要素的规定不够科学;贷款驱动机制不合理;贷款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在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结构;建立将一般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的体系以及建立政策性银行并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2004年,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大了改革,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负担;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对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通过将高校纳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效果虽然有了一定改观,但是还款违约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从现状和原因出发,结合国外的有关成功经验,多角度分析了风险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助学贷款还款违约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学生的诚信问题外,主要是相关工作不到位。出路在于发挥政府在助学贷款中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助学贷款的机制,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与制约,共筑和谐的助学贷款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靖  罗健 《经济师》2007,(2):105-106
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具体操作的贷款、还款和风险防范的机制,大学生的个人信用体系有待建立。国家还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银行、高校和贫困生三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永琴 《经济导刊》2009,(11):79-80
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困难学生发放,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朱练彬 《经济师》2005,(12):98-99
为配合高等教育改革,我国于1999年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然而,助学贷款供求矛盾突出,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严重。为解决当前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问题,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称新政策)。文章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参与主体的分析,认为新政策的有效性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自1999年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助学贷款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发展还受到体制、方面的诸多因素制约,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角度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笑炯 《经济师》2009,(1):73-74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此贷款风险程度较大,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文章针对其原因进行了积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骏 《经济师》2005,(7):237-238
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商业银行向高校生活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补助金的个人信用贷款,然而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文章认为导致助学贷款高违约率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无法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对个人信用进行科学评估,从源头上控制信用风险;同时应采取有效的奖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克明 《技术经济》2006,25(10):111-114
国家助学贷款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实施六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陷入供求两难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内在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状况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谭伟 《经济师》2004,(2):116-117
国家助学贷款从无到有 ,发展势头喜人 ,但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只有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意义 ,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才能将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善事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