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优惠的工业地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与现实途径。对于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在解释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中,工业土地投入应作为重要考察要素。利用全国2007-2011年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工业资本存量、工业劳动力数量和工业用地存量等主要观察变量,建立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以全国城市尺度解释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全国层面的工业经济发展仍十分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娜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86-92,100
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工业用地要素构建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2007~2011年、2000~2006年三个时段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8%、6.85%和3.78%。(2)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7%、17.54%、20.97%、18.69%、3.4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献率不断升高。(2)自2007年起推行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对抑制工业用地的低成本扩张、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加了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3)工业用地要素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远远高于中西部及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本文使用1952-1980年的年度数据(某些数据是作者建立的),估计总量经济和5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的生产函数。然后测定资本形成对这些部门增长的贡献,1958-1962年的大跃进和1966-1976年的文化革命对产出的影响,1979年以后的经济改革对增长的影响,资本回报率,以及部门增长对相对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贡献率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发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但同时也发现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车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生了较大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数据得出: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及转移速度对来自不同的正交反应冲击是不同的,且来自货币供给对劳动力转移产生正影响,但对劳动力转移速率产生先正后负再正渐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能够支撑着教育,并有利于它的发展。两者呈现出辩证的相关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从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出发,分析、认识这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1999年至2018年河南省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着重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于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贡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作用的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技术进步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要素质量和效率,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经济体制是今后陕西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完善,虚拟经济将日趋成长壮大,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考察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驱动的,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培育,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物质基础。安徽作为我国中部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并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驱动作用,是安徽富民强省战略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安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及其互动程度进行定量化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对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的动态性和路径选择性构建模型,测算无劳动力、资本错配下的收入差距,并且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际状态相比,无要素错配状态下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小,意味着要素错配恶化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要素错配加剧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如2016年由于要素错配的存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提高20.5%,且整体上引起经济增长缺口达到4.6%;较高的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均消费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要素错配又加剧这种阻碍效应,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人口学的视角把人口作为经济主体,主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论证人口转变对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人口经济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届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回报率是否可以支撑城镇化将带来的大量固定资本投资?本文构造了一个两部门模型,并结合中国的省际数据和多重代理变量方法从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证明了:由于劳动力从农村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资本回报率有可能出现随资本存量增加而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即如果城镇化可以拉动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那么固定资本投资在一段时期内将有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作为支持。研究结果还表明,制造业规模、存贷比指标、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以及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会对资本回报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度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始终都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也是最有争议的参数。很久以来,经济学界就存在着关于什么是资本和应该如何去度量它的争论。随着经济计量方法在经济增长研究中的广泛使用,直接导致了对资本度量的进一步需要,并由此引发了60年代引人瞩目的关于资本理论的剑桥之争,这些都推动了资本度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进展在发达国家已经对实际统计部门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吸收国外经济增长理论和方法,在技术进步、生产率测算、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  相似文献   

15.
在低碳经济兴起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成为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文化资本”估算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了2010年各地级市的文化资本存量,研究发现江苏省城际“城市文化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沿江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依次递减,二是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运用修正的C—D函数模型对“城市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城市文化资本”未能充分转换为经济资本,但也具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最后,就“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韩瑞芳 《物流科技》2017,(4):125-127
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促进北京经济成功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北京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在总结和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北京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借鉴Miiler与Upadhyay(2000)的思路,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生产函数为模型,对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物流行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且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快速发展物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采用C-D生产函数和Solow余值法对我国地区建材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地区建材工业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全要素生产率和贡献率,通过对比说明地区建材工业增长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苏州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招商引资来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在赢得赞许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为了辩证地看待苏州模式,我们运用新古典理论中的增长模型,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苏州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苏州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这是苏州模式中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由于苏州市存在明显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二元化格局,即先进技术往往为外资所牢牢掌握,因此,在新苏州模式中,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技术水平匹配的角度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技术水平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同步提升才能有效促进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提高。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匹配的技术进步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