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以GIS技术为支撑,对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造成湿地资源减少与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人口高度密集,小城镇居民众多,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是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前提.本文根据江苏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从工艺选择和融资方式角度提出了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强调了污水区域集中处理及充分利用人工和自然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2024,(3):32-33
<正>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景区临淮段芦苇迷宫鸟欢景美。大批苍鹭、灰鹭和白鹭与碧绿的湖水、金色的芦苇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文章根据广州市南沙湿地呈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对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即南沙珠江河汉区、南沙湿地平原区、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分析了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南沙湿地各环带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即南沙湿地珠江河汉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湿地景观结构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碟形盆地圈带状景观结构控制下,洞庭湖区形成了以浅水湿地、过水湿地和渍水湿地为主的我国最大的湖泊地区湿地景观。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近年来出现了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衰退、资源过度利用与闲置并存等问题。为了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必须强化湿地综合管理,稳定湿地面积,建设复合高效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莉 《经济师》2004,(5):135-136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 ,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文章根据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 ,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以实现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和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策略.本文认为,合理的湿地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湿地产业发展纳入湿地保护工作中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3,(9)
文章从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入手,解析了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从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切入,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水调节价值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探讨了不同生态价值组成部分的估算方法,指出了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价值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丰富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的考量内容,也为进一步在其中应用生态价值估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兴起了建设湿地公园的热潮,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湿地保育措施,目前其设计建造大多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没有固定规律可循。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依托,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保护或恢复的设计理论探讨以及技术方法等层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考虑到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亟需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设计和方法指导。湿地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不同湿地类型和环境条件下,湿地公园的类型和价值也不同,因而设计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做到根据不同湿地公园的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参数计算方法,从而对湿地公园中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黄河故道湿地资源入手,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优化产品结构、分区分层开发以及实施湿地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1.
沿海滩涂湿地位于咸淡水相互交汇、交替的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丰富,可在自然环境下繁衍增殖,然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结合江苏盐城市沿海滩涂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对海涂湿地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对生态旅游实用的评价和操作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目前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并且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而使人们对生态旅游评价工作更加难以理解。文章试图建立湿地生态旅游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自然地理区域,造就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联邦政府湿地管理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湿地开发期、政策转型期和“零净损失”期。这三个时期贯穿整个美国历史,在殖民和国家扩张时期,湿地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激励导致了湿地的损失。直接鼓励湿地转换的激励机制于20世纪后期结束,随后直接和间接的激励逐渐被取消,保护湿地的政策才渐渐地被公众所接受。随着“零净损失”目标的采纳,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努力也加快了速度。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湿地保护和恢复政策,如湿地其本情况、政府对湿地的管理和几点启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草型湖泊湿地价值量化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乌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24×10~8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价值为7164.70×10~4元,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为18 193.43×10~4元,间接价值为81 960.58×10~4元,目前非使用类价值为17.51×10~8元。只有合理开发乌梁素海湿地资源,保护好这一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湿地破坏的根源在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信息失灵、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文章探讨了促进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经济手段运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湿地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为湿地保护和恢复者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对湿地破坏者和湿地资源的利用者收费或收税,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以及建立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邹萍秀  曹磊  王焱   《技术经济》2020,(7):105
通过文献计量法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验证湿地美学在景观美学心理物理范式中的研究意义。研究 结果表明:近40年,关于心理物理范式的湿地美学研究主 题的已发表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从2000—2010年 达到峰值时开始呈指数增长,将近一半以上关于心理物理范 式的湿地美学研究内容的出版物都在2000年后出版。这些 出版物通常来自3个杂志: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杂志)、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景观与城市规划)和 Wetlands (湿地);通过四大 范式的分析比较,检选的136篇出版物在景观美学范式下提到 了湿地美学,其中大部分概念都是等义或近义的,验证了景观 美学范式同样也适用于湿地美学;在湿地美学研究中,有部分 文章跨越了一个以上的范式,其中心理物理范式的使用频率高 于其他3种范式,心理物理学范式的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很多学 者的共识。最后从心理物理范式中对湿地美学未来的主要研究 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应该完善其理论体系,丰富其研究内 容,综合考虑公众态度对湿地美学研究的影响,以期为湿地空 间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湿地美学的进一步研 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