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瀑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2):188-191+204
产业新城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形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在深入分析产业新城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逻辑分析二者在发展目标、基础和动力上的契合,构建产业新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生产要素流动、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群支撑和基础设施保障等作用机制。为此,产业新城的发展应通过发挥产业融合平台载体作用、激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和运用PPP模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路径来实现,以有效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新泰市石莱镇北官庄村立足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选择农业内部融合型作为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致力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工作。一、基本情况新泰市石莱镇北官庄村位于新泰市西南部,全村226户、829人、耕地面积2000亩。近年来,按照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茶叶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建成了泰茶"良心谷"产业园,建设了茶叶加工厂,开发了茶博园等旅游项目,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三产融合发展是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产业融合的程度和发展水平评价则是判断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广西三产融合发展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的实证分析产业融合;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利益协调机制不畅、配套措施建设和政策不足等是广西农村产业融合总水平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意义重大,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产业变革、巩固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要义,明确了电商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产业融合意识、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打造农村特色品牌等方面对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广西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下,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一二三融合发展.通过对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调查研究分析,详细阐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了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消费导向和利益共享机制、发展“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加强融合发展技术集成创新、推进“互联网+X”新业态、完善政策扶持等建议措施,进一步推进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本文以苏州震泽镇桑蚕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例,概述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分析其产业融合的特征与优势,并提出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苏南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农村六次产业融合发展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思路。根据延边地区农村的现实问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剖析延边地区农村六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应制定吸引劳动力回归的优惠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等发展路径,以此来实现延边地区农村六次产业融合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皖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皖北农村虽然初步推进了产业融合,但未实质性地消除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动力不足、金融资本供给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公共设施进程缓慢等,因此,综合国内外产业融合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消除皖北农村产业融合制约因素的措施,以加快皖北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实现皖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河南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和问题,日本、韩国、荷兰、德国等国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各地的特色化经营,对河南省创新产业融合经营模式、培育多元经营主体、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滇桂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滇桂黔农村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可通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农村新业态。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测算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探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滇桂黔农村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并从政策支持、加强引导、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农村依托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这四类新业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汪琪 《商展经济》2023,(18):131-134
本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具体选取皖南山区绩溪县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产值规模、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效应方面对绩溪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展开评价;其次,对绩溪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绩溪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兴旺的新引擎,在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驱动作用.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存在创新短板.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是对产业融合发展内涵要义的丰富,也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推进,要把握制度创新是根本、科技创新是动力、主体创...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民可以将其拥有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三要素,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自主创业、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等各种路径充分参与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因此,应通过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健全利益保障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农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融合阶段,融合所需的外部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融合过程中所需的要素供给不足,利益联结机制尚待建立和健全。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契机,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的程度,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以特色小镇为引领,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模式,通过不断完善融合的外部环境,培育农村专业性经营主体,建立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加强复合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助推河南农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促进农业就业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以黄山市特色农产品茶叶和望江县大宗农产品水稻为例,科学探索产业融合模式创新与空间产业布局,结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安徽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初步探索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合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前提下,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要摒弃以往工作开展模式,克服缺陷,创新运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出不同产业的资源优势作用,促进河南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改革目标,创造出更多社会经济效益。河南省政府要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本文将进一步对乡村振兴视角下河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静怡 《商业时代》2022,(3):101-104
电子商务下沉既能够赋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鸿沟"问题,加大区域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差距.本文在评价西部各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产业融合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逐渐提升,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呈现空间集聚特征,这种集聚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广西农村发展实际,从农村资源变现难、农业产业碎片化、农村科技水平低、发展模式僵化、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振兴面临的难点,提出了盘活农村资源、强化市场对接、保障农民利益落到实处、通过产业摸底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等思路,为广西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按照七部门联合印发的试点示范方案,各省(区、市)共选择确定了137个试点示范县(市、区、场)。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把握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山西农村地区应充分把握跨境电商发展的契机,立足山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视角,基于跨境电商驱动重振产业活力,基于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政策支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优化,以促进实现山西农村产业融合的目标,提升山西农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