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21,(4):19-1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学研合作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涌现了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弘扬他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做出的贡献,经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对以下先进单位和个人授予“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相似文献   

2.
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通过众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涌现出一大批由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突出创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办法》,经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决定授予清华大学、中国普天信息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21,(4):24-24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产学研各界的多方支持和指导。在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为企业、区域、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表彰弘扬他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做出的贡献,经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公示,对以下先进单位和个人授予“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21,(4):12-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表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的规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经过评审、公示、终审,共评出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850项,其中: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8位;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29个;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17个;产学研工匠精神奖51位;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45项。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14,(1):88-88
为提升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提供试点和示范,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制定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认定与指导办法(试行)》,经过专家评审,认定山东博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11,(1):66-68
为了表彰和向市场化推进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办法》,决定授予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CAST分段进水强化脱氮过程控制系统等70项成果“201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21日,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评审会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顺利召开,来自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环境保护、新材料、医药、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对2013年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9,(11):43-43
依照《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试行).经过单位申报、专家评审、促进会网站公示和会长会议审定等程序,产生了第二批18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它们是: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通过众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涌现出一大批由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突出创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决定对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沙漠硅砂资源化利用重大攻关技术等77项成果授予"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为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面向国内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所颁发的年度荣誉奖,是目前我国政府批准的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唯一奖项,在中国产学研界具有很高的声誉。自2009年以来,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工作受到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等产学研政资介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产生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全世界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无不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合作;世界500强企业无不与大学、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这种互动创新不仅是今天的必要,更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整个产学研体系充分的合作而得以提升。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是科研、教育、生产领域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表彰在我国政产学研用结合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相关细则,我会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委员会,负责该奖项的组织评审工作。该奖项是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3.
上海杨浦区是区域创新型的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杨浦区委区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大学校区、科学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要打破地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围墙,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上海等地100家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调查,发现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都是企业合作创新的常用模式,那么这两种模式的合作创新绩效是否存在的差异呢?根据中小电子信息企业合作创新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种模式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发现两者的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两种模式的各绩效指标的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的学习能力的贡献最大,而企业间合作对于产品开发效果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审工作日前在京落幕。评审组由政产学研界的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奖项设置分为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21,(4):26-27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奋勇敢、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能工巧匠,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让产学研界的工匠精神在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中迸发活力,书写了"产学研工匠"的新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12,(8):64-65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为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面向国内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所颁发的年度荣誉奖,是目前中国政府批准的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唯一奖项,在中国产学研界享有较高声誉。本期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栏目选择部分2011年获奖单位予以宣传报道,介绍其在推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14,(1):86-86
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组织专家组对2013年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单位进行了认真评审,认定重庆市两江新区等12家单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全国性奖项,在我国政产学研界具有很高的荣誉。奖项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广泛调动产学研、政资介各方的积极性,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奖项分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及2010促进会年会期间,举行了201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仪式,集中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授牌、授证仪式。本期《中国科技产业》杂志开辟专栏,对部分获奖单位的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出发,回顾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构建“虚拟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