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利用民族地区8省区1997—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eweke分解检验、协整检验及建立协整模型等方法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的互动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规模与贸易开放之间存在较强互动关系,且以金融发展规模对贸易开放的影响为主导;金融发展效率与贸易开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尚不稳定,且主要为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金融发展结构与贸易开放之间尚未形成长期稳定互动关系。民族地区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算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采用Tobit、GMM实证回归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渠道。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市场贸易是重要的中介传导途径;数字经济对能效产生的促进作用呈东-西-中部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且这一趋势存在地域差距。因此,政府要大力推进各地区数字经济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均衡发展;激发国内市场需求;为低能效省份绿色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崛起,各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格局、结构和方式也因此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对银行资本越来越严格的约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日新月异。在这场变革中,银行为贸易提供的金融服务正在加速转型,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设定地区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采用面板模型分析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规模存在明显的负向效应,并且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影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三个角度的数据分析,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结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后西部地区省际人口迁移的基本特点,即区域内部和跨区域的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都不断增大,其中跨区域所占比重不断增大,更加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部分,同时跨区域的省际人口迁移的向东趋势加剧,在吸引力上,西部地区各省和整体也都有了较大的下降;但与没有开发战略实施的中部地区相比而言,西部地区的人口东移和吸引力下降趋势并不十分强烈,这证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确实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对减小东部地区发展所带来的负外部性有着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6.
需求贸易理论与我国绿色贸易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需求角度考查国际贸易理论,需求模式的变动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贸易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贸易格局的最终动因要到需求结构中去找。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市场规模,更取决于市场特征,内需在竞争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外贸结构存在非持续性的弊端,实施绿色贸易战略,应该在注重外需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内需在培育绿色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8.
国际学术界关于金融深化能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已达成共识,但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金融深化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存在分歧。本文提出地区非国有企业负债占比以及地区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差额这两个新指标,以衡量地区金融深化程度。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地区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不同,金融深化同时促进了地区第二、第三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经济周期会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第二产业在经济低迷期存在投资过度的现象,而第三产业在经济繁荣期投资相对不足;实际利率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空间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包括产业专业化与职能专业化.通过从资本形成、资金流动、风险分散、要素流动等方面阐述中国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机制,采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产业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而职能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效率和发展深度的提高;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表明其内部优势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能源与原材料资源优势明显、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多层次市场体系已经现成;内部劣势是对外贸易差距较大、利用外资层次规模较低、郑州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不强;外部机会是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部崛起重大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外部威胁是贸易壁垒不断提高、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利竞争"已无市场。  相似文献   

11.
帕累托式的信贷区域配置对协调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对信贷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宏观经济严重依赖银行信贷,但信贷配置效率差强人意;信贷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为省际层面而非区域层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大区域之间的信贷配置效率并无实质性差异.省际层面上,信贷配置效率差异非常显著,西部大多数省份和东部的浙江、江苏对信贷依赖程度较大;东部的上海、广东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而降低了对信贷的依赖;中部和东北的信贷配置效率较低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对外开放和促进贸易政策的空间载体,通过其外向型经济活动,或抑制或加剧地区产业空心化,且在某种情境下存在地区异质性。笔者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基于规模和效率变化维度的产业规模空心化和产业效率空心化两个指标度量的地区产业空心化状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保税区促进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出口加工区则抑制了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保税区通过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促进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降低,也通过降低贸易竞争力促进产业效率的提升;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外资进入门槛抑制地区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效率提升;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受制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本研究通过揭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地区产业空心化的作用机制,加深了人们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推动地方经济嵌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认识,丰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经济效应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贸易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河南省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在贸易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方面的对比,发现河南省贸易竞争力较低且与其他经济指标发展不对称,进而从河南省贸易结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南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10,(10):93-93
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IC卡发展应充分考虑其现实环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痕迹多,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机制的影响少;政府规模较大,效率不高;内生技术资源不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的普遍增长促使经济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国际经济和贸易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焦点领域,尤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形成更是各国相互竞争最前沿领域。在未来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随着行业形势的走向,不同国家在自身贸易原则上并不尽相同,为此,极易存在不同的贸易理念,从而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严重的贸易壁垒。本文就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孙莹 《中国外资》2013,(22):19-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食品贸易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也趋向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对我国的食品贸易有着负面的影响。面对各种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政府要积极的进行引导,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制定。相关企业也要积极地发现问题,提高出口食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贸易竞争和市场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游士兵  杨芳 《金融论坛》2019,24(4):29-44
本文从"金融—实体经济"结构匹配视角分析两者匹配度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靠规模效率拉动,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则市场型融资结构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中小企业规模比重高,则大银行的低比重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涵盖了全球近30%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但RCEP成员国在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社会政策、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将对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次研究采用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双边贸易的经济影响,为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贸易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崛起,各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格局、结构和方式也因此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对银行资本越来越严格的约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日新月异。在这场变革中,银行为贸易提供的金融服务正在加速转型,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尽管存在各种问题,美国农业出口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粮食出口提供了增加美国农民收入的可能性。乌拉圭回合之后,国际贸易协定陷入停滞,21世纪区域贸易协定成为美国贸易外交的主要模式,但贸易壁垒仍然存在。美国的农业贸易壁垒问题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国内农业补贴和限制、出口市场补贴、州级农业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