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秋菊 《北方经济》2009,(12):33-34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中国本身并非产油大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建立完善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石油安全战略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石油行业的情况,提出了今后石油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中国本身并非产油大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建立完善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石油安全战略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石油行业的情况,提出了今后石油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3.
李娟  郑伟 《科技和产业》2006,6(3):46-48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石油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中国的石油安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论述了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对外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且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中国石油进口路线高度集中并依赖于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路线单一.为此,中国应从推进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等方面着手,破解中国对外石油安全困局.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60年代起.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上升到40%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最近,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价格变动频繁.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确保石油安全不仅是“远虑”.而且是“近忧”.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快建立石油安全战略.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有:石油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单一、国际政治环境恶劣和石油储备不足。建议通过以下对策来保障中国供应安全:扩大同其他石油进口国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中东稳定;加大与石油出口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石油出口国的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节约石油消费;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实现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陈柳钦 《改革与战略》2011,27(11):41-46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全融体系。文章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等。  相似文献   

8.
日益严重的石油能源的供求矛盾,迫切要求中国在正视现状的同时尽快实施并完善多元化能源战略。通过进口渠道、进口方式的多元化;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发展替代及各种节流方式和技术,努力化解我石油供给风险,保障供给。  相似文献   

9.
张勤  杨孝青 《科技和产业》2008,8(4):10-13,33
石油供应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内石油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出现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海军建设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等措施来构建石油安全的有效屏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对1995年-2009年GDP增长与石油进口量做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保证我国应对石油安全的策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放石油市场;确保石油进口渠道和运输渠道多元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新能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弥补石油缺口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石油进口战略。近年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导致了我国石油依存度上升。过度集中的进口来源、较小的优质原油进口国选择空间、石油资源后劲不足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重视石油储备、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国应从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替代资源、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开展能源外交以维护海外石油利益、积极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等方面入手确保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安全已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文章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基本内容有:能源节约战略、“走出去”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构建石油金融体系战略、积极推进替代能源战略等。  相似文献   

14.
谭元发 《特区经济》2008,(12):84-86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并制定了具有长远性、综合性、相对完善的能源战略。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能源消费国的一大趋势,作为与中国有着紧密地缘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来说,其能源战略必将对我国的能源合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在强调全球能源格局演变和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就中俄能源合作策略选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汽车消费增长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及保有量不断增长,2009年分别达到1364万辆和7619万辆。汽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加重了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担忧。2009年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为了有效控制汽车用油,文章从提高汽车节油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制定引导汽车用油的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剑敏 《特区经济》2012,(1):213-214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供给安全、价格安全和消费安全三大问题。解决供给安全的关键是对外开辟、对内节约;解决价格安全的关键是适当增加自己的供给,同时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解决消费安全的关键是解决煤污染问题,这同时也可以使供给安全和价格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玉  张庆  张传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3):43-44,52
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走上了大举海外投资之路。在承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中,为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章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境外石油工程承包企业带来的严峻考验,从汇兑损失、国际市场萎缩、安全形势严峻、经营环境恶化等方面阐述了境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风险,结合我国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