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当然,这不是说“非典”对我国的经济没有造成影响。“非典”影响的是超出预期的增长部分,是可能的潜在增长率。今年开局,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我们本来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非典”冲击,但GDP仍增长了8.2%,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从月度看,头三个月猛增9.9%,超过“潜在增长率”(9%),有“过快”嫌疑。后三个月“非典”对经济的影响突显,4月增长8.9%后,5月降到6.8%,季节性影响为2.5个百分点左右,但这个影响是很短暂的,6月又重新回到7%以上。7月,全国“非典”报告几乎全部为零,表明疫情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即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曲折而令人感到意外且惊喜的一年。上半年的SARS冲击让经济蒙上了淡淡的阴影,但第三季度以来经济加速增长,全年GDP有望依然保持8%以上的良好增长势头。2003年也是留下了许多记忆的一年:非典、神五、收容条例被废除、物价上涨等。2003年的惊喜无疑让我们对2004年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陈淮 《中国审计》2003,(18):82-84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     
今年中国GDP将接近十一万亿元。在遭遇伊拉克战争和SARS疫情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仍取得GDP增长8.2%。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可能略高于8%,接近11万亿元人民币。陈东琪说,从月度看,今年头3个月猛增9.9%,超过9%的“潜在增长率”,后3个月受SARS影响,对经济影响凸显。进入下半年疫情完全受控,第3、4季度的经济会重新回到快车道,全年经济将出现一个比较典型的“V”字型增长,预计比去年略有加速。  相似文献   

6.
荆林波 《中国审计》2003,(14):80-82
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达到9.9%,使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经济前景十分看好。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悄然侵袭,同时,随着北京等大城市的SARS传染病病例增长,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如何判断SARS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呢?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内地今年GDP可能减少1~2个百分点。《远东经济评论》综合了各大投资银行的评估结果,认为中国内地的直接代价为22亿美元,因此,一些外国经济学家已经将对中国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比原来降低了1.5个百分点。同时,伴随着SARS在全球的扩散,对各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又宁 《新远见》2013,(5):46-48
"假设我没确诊北京首例’非典’患者,我将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十年前,我们遭遇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传染病疫情——SARS。十年后,当我们迎来"抗击SARS"胜利十周年时,作为一名曾"出生入死"般参加这场"战斗"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我脑海中仍然铭刻着无尽的激动与伤痛。历史,特别是用生命铸成的历史,是无法忘怀的。事起广东全世界首例SARS并非发生在广州市,也不是发生在2003年,而是2002  相似文献   

8.
方南 《数据》2004,(1):20-21
1.三次产业,工业推动 2003年,北京市生产领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特别在农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非典疫情不同程度影响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角.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61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98.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7%,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尽管地产业被认为是免疫力较强的行业,但北京的疫情还是使今年的销售旺季大打折扣.从短期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是SARS直接影响的产业之一,短期内市场的影响反应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SARS对京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它可能会缓慢地显示出巨大的的副作用.随着非典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如何重振"后非典"时期的地产市场,成了摆在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京城房地产企业之一,开发公司在全力抓好"非典"防治工作,力求做到"零报告"、"零感染"的同时,对于如何突破"非典"冲击,谋求企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切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提出了转变观念,直面"SARS"冲击的四个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目前非典都已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结。对非典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可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但还不能盖棺论定。一、非典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和总体格局非典爆发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活跃、上升的时期。2002年GDP增长8%,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9.9%,是几年来没有的快速增长。突如其来的非典,对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使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二季度明显减慢。但由于有一季度的“垫底”,特别是非典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尽管2003年,中国经济经历了SARS的严峻考验,但仍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三季度经济增长9.1%,比二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增长率达8.8%,一举打破1998年以来形成的“七上八下”区间,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任若恩 《经济界》2003,(4):17-22
一、“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没有影响 “非典”疫情(SARS)的出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目前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如何估计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也是关注的要点。“非典”疫情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是一次局部的,短期的外部冲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损坏任何生产能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财经舞台上,群星灿烂。他们有的是改革的旗手,有的是行业领袖,毫元疑问都是风云人物。我们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成败得失,也是在关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鲜活历史。金人庆(财政部部长)尽管2003年遭遇了非典疫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和影响,但财政收入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20%,增幅比2002年高7.1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1968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3,(6)
第一季度我国 GDP 增长9.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2%,进出口总额增长42.4%,居民消费价格结束14个月下降趋势,沪市指数由1300多点上升至1500多点,并正向1600点冲刺等。然而“非典(SARS)”不期而遇,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预计使中国(包括香港)经济损失39亿美元,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相应的“非典”危机:(1)对企业产销带来影响;(2)对居民购物的影响;(3)对餐饮业的影响;(4)对农副产品销售的影响;(5)对旅游的影响;(6)由于防治“非典”必然会增加企业一些相应  相似文献   

15.
羊城初春,南粤大地遭遇突如其来的SARS侵袭,广州是这场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在那非常的日子里,我是多么渴望知道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医护人员的日日夜夜,是怎样同SARS病毒肆虐抗争的,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做  相似文献   

16.
<正> 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一下子打乱了人们平静的心态,搅起了社会经济的变局。但祸福根倚。就在SARS为非作歹之时,一扇扇全新的财富大门也止徐徐打开。 医药业:赢 长期被人误读和冷落的中药在治疗SARS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并赢得了市场的热捧。在北京,自从“非典”疫情爆发后,国药老字号的同仁堂煎熬中药的机器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引进了德国进口的现代  相似文献   

17.
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江西人均GDP在中部6省区的位置已经前移到第5位。目前排在第4位的山西增长势头如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经过实地考察,我们感受至深。一、山西经济增长态势值得注意近两三年,尤其是2002年,山西经济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排位大幅提升。从GDP增幅看,2001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2002年达到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居中部6省首位。从财政收入增幅看,2000年增长9.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2001年增长17.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2002年增长25%,高出全国平均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有所加快,在上年9.9%的较高增长水平上,这一变化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刚刚公布的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传递出今年以来经济"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一系列数据:GDP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国内需求增长加快,商品房、汽车销售成为较为突出的两个亮点;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尽管GDP增速从-季度的6.1%增长到二季度7.9%,加快了1.8个百分点,还不能草率地得出我国经济彻底复苏的结论,但有理由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正在积极回升,而且回升的幅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20.
白钢 《中国审计》2003,(22):13-14
在过去的25年,我们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发展的道路,通过超常规、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我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在为GDP的高速增长欣喜之余,我们也越来越受到就业、三农、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困扰,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诸多矛盾并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内部及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等成为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独特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