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年起,奥运行情的声音就成了推动大盘上涨的因素之一,两年多的时间里,大盘从998点一路上涨到了6124点,涨幅高达600%以上,2007年10月,距离奥运开幕还有10个月,A股市场开始迅速从6124点回落,9个月内,下跌了60%,并且创下了前所未有的10连阴。奥运召开的当年,韩国和美国的股市都有大幅上涨的表现,但与此相反的是,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股市却是下跌或持平,那么,同为奥运举办的国家,股市的表现为什么却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2.
王兆永 《商场现代化》2010,(24):207-207
<正>当前,诸多的经济学家、股评家众说纷纭,主要是针对股市走向进行分析。我这里不是分析走向,也不是预测股市要跌到多少点,而是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今后五年左右散户投资者将是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世界里。1.当前中国A股已经跌的不成样子,当然,这要看怎么比较。如果说中国股市较2005年的低谷上涨了整整5倍,市场整体市盈率达到71倍,现在从6240点下跌到2500点,已经下跌了60%,比起美国纳斯达克2000年从5000点跌到1500点为70%要少得多。当然不能那样  相似文献   

3.
徐一钉 《光彩》2008,(7):17-17
6月16日—20日,受油价上涨以及金融、科技行业利空频传的影响,美道琼斯指数下跌465点,达3.78%。此外,欧洲股市、亚洲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笔者认为,短期内美道琼斯指数将创出14198点调整以来的新低,全球股市低迷的走势对A股市场将产生很大的拖累。同时,3312点—3768点区域内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自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到2008年4月18日收盘3094点,上证综合指数下跌近期50%了。而且在18日的一个星期A股创1996年以来最大周跌幅。股指的快速下跌,使得众多投资者都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救市,但有学者则坚决反对政府救市。因此,对于跌跌不休的股市,引起一场政府要不要救市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秦培忠 《中国市场》2012,(26):41-42
随着我国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现,房价已经出现由上涨到下跌的拐点,一旦下跌加速,市场风险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力度向银行和其他领域扩散,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本文认为政府应继续保持一定力度的调控政策,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积累的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又是政策真空,又是全线暴跌。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罕见的快速下跌。在有没有利好的赌局中,空方再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4月1日中国A股市场1600多只个股中上涨的不足30家,近800只个股跌幅超过9%。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61.56点下跌到3月31日的3472.71点,跌幅高达34%,创15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相似文献   

7.
于欣 《新财富》2010,(6):19-19
4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加重了市场对通胀和政策紧缩的预期,进入5月.股市延续了单边下跌态势.更在5月17日重现了单日下跌5%的“黑色星期一”。低迷的市场、严厉打压政策下却依然坚挺的房价、对股指期货如何影响股市的观望.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8.
2000年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提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政策并付诸实践。截止到2008年11月底,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5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0.4%、11.5%、11.9%、9%,宏观经济稳步发展,也未出现严重危机。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却出现剧烈动荡,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1日的6124点之后短短11个月时间内又跌至1664点,上证指数下跌逾七成。  相似文献   

9.
近期亚洲市场震荡也是对早前过热市场的一种回调。毕竟前两年全球投资者对东南亚国家经济普遍持有乐观预期,大量资金流入不仅刺激了个人消费与投资,也导致各国工资、股市、资产大幅上涨。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时点迫近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指标有恶化趋势,近日亚太地区资金撤离的迹象尤为明显,其中尤以印度、印尼市场为重灾区,两国货币遭到抛售,过去四个多月来,印尼盾跌幅超11%,印度卢比更是下跌超过16%。而受到汇率贬值的影响,上述国家的股市与债市资金也大量流出。市场担心,这是否是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的前兆?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一天之内股指上涨几百点,事隔一天又下落近千点,这开创了中国股市起落幅度的先河。在众多经济人士讨论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的时候,水皮先生给了一个比较风趣的比喻,称"中国股市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市的"晴雨表"被认为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本文通过对1994年到2004年股指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在不同时期造成股指偏离宏观经济的内在原因,指出中国股市的根本缺陷在于政府高度集权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经济博览     
中国调控经济让世界敏感上证指数今年1月27日跌破3000点,美联社连发两篇文章,第一篇是亚洲股市由于对中国的担心扩大跌幅,到北京时间当天下午欧洲股市开盘后,又出了第二篇世界股市由于对中国的担心扩大跌幅,路透社的标题则是中国收缩信贷重创全球股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空前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仅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监管方式上都存在很多问题。200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的证券市场出台了新的《证券法》,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股指期货以及T+0交易,这一系列制度上的革新将使我国股市与国际股市彻底接轨。调节经济的手段---利率有上调周期与下调周期之分,利率上调将导致股市下跌,利率下调将导致股市上涨。而目前的市场,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都处于上调过程中,但股市却一直在上涨,本文主要从股市当前所处的背景出发分析其中原因,以期对广大投资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7)
我国自2012年起GDP从以前的年均10%的高速增长回落到7%—8%的中高速增长,GDP的下滑对经济造成很大影响,房地产从"火爆"到"坠入谷底";制造业不振,大量的外资企业撤离中国。与实体经济不同的是,我国股市却自2014年12月连番上涨,连续突破前期高点,股市空前繁荣。股市与经济增长明显脱节。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股市素有经济风向标之称而在我国,这一称谓显然得不到很好的印证。以近两年为例,我国GDP年增速均在8%以上,而A股市场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已持续下跌了35%左右。分析表明,我国A股市场的价格波动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极低,目前没有任何量化因素对股市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周刊》2013,(4):22-23
2013年6月13日股市开盘即没来由的暴跌达3%.到收盘时上指跌去62点,跌幅达2.83%,端午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同的下跌让人瞠目结舌,而媒体和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云里雾里的,又是IPO的开闸在即.又是周边股市的影响,奇怪的是日美股市人涨的时候足没有中国股市的事情的,到了日美股市调整的时候怎么就和中国股市相关了的呢?中国股市的下跌哪有国际股市的什么事情,那么黑色的周四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0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有人近日把股市下跌归罪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这是不对的.反而,它们会形成一种平衡的力量,防止股市大起大跌."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很不健全,主要问题是证券市场的制度不完善,但这并不影响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业务,如股指期贷.笔者认为我国在2010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贷上市是有道理的,这既是资本市场稳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我国期货市场步入了一个金融创新的新时代。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我国首个金融期货产品,它的问世对我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股市从6124点高位快速回落到3000点附近,政策变化莫测,广大投资者面临的股市系统性风险骤然加大。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9.
股票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探究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反应效果能够直观反映不同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文章利用GARCH模型,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利率和印花税率对股价波动有显著影响,货币供应量不能显著影响股价波动,进而查明原因提出建议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20.
陈建翔 《商》2012,(19):251-252
2012年A股市场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起步,经历了2个月的"春季躁动"行情起步,上证指数从2132点上涨至2478点,之后在政策和经济无法证伪的背景下又经历了两个月的震荡时期。随后经济数据开始转差市场进入单边下跌阶段,即便有"维稳行情"的存在,也只不过让市场在9月、10月两个月时间里暂时企稳,最终市场下跌趋势延续到了12月初,并且创出了1949点的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