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几年,中国的M2/GDP水平持续攀升,且无明显减缓的迹象。该文从收入分配差距角度解析我国M2/GDP畸高的现象。经过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增大从消费角度和超额货币供给两个方面影响着M2/GDP比率,收入差距拉大的确是导致高M2/GDP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素含 《商》2014,(41):197-197
近三十年,世界各国M2/GDP普遍飞速上涨。本文整理了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1960—2011年的数据,通过分析全球M2/GDP的变动趋势,探析引起当下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叶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57-1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M2/GDP比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发现,是我国的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金融机构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迫使人们偏好储蓄,而且储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机构、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等原因导致M2与GDP比率偏高。而且,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持续。  相似文献   

4.
纪志宏 《中国市场》2013,(27):37-39
对中国M2/GDP的比例持续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M2/GDP的比例上升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不断市场化的标志,与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也受到统计时M2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不断发生变化的影响。现阶段要从转型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政策,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还需加强M2/GDP比例的研究,用动态的研究方法来看待该数据。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多重性的。  相似文献   

5.
李艳  吴佩 《现代商业》2008,(2):222-2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GDP近三十年来年均达到9%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其进步飞速,成绩显著。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那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将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的中长期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8%,比同期GDP增长快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7.
陈梅 《致富时代》2011,(6):13-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M2/GDP已在2009年超过关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学者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解释纷多。外汇顺差的加大、投资环境的恶化、政策银行的存在以及居民投资偏好的变化等因素的存在,加大了我国银行的存差,而我国的银行存差的不断扩大是导致我国M2/GDP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货币供给角度对M2/GDP与CPI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2000-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M2/GDP与CPI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下,M2/GDP对CPI短期具有明显波动,长期波动不明显。当期给M2/GDP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之后,CPI第一期有上升趋势,物价水平波动显著;第二期冲击的反应在零上下波动,震荡一段时间之后趋于稳定状态,M2/GDP会在一段较短时间内影响CPI。研究结果表明,M2/GDP与CPI存在协整和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汪颖 《致富时代》2011,(6):21-21,27
口汪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摘要:货币化率即M2/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货币化率不断上升。该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探讨我国高货币化率的原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外汇占款确实对货币化率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10.
M2/GDP常被界定为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特点以及趋势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对我国宏观经济有个整体的了解或对经济的走势和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本文将结合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观点,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参考国内外学者不同角度的见解,简要分析影响M2/GDP的因素以及中国该比值较高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全球金融危机中,为什么中国受冲击相对较小? 1)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打下了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7年前一直保持2位数的GDP增长,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各主要发达国家出现近7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倒退,我国仍保持9%的GDP增长,  相似文献   

12.
王铁栋 《国际贸易》2007,(12):25-28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深度地融入全球市场,经过了近三十年市场条件下中国企业的逐步成长壮大,在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贸易大国。2007年,中国的GDP超过的德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但是,我国的人均GDP仍然较低,中国企业在国际价值链的分工当中仍然处于低端,  相似文献   

13.
《网际商务》2014,(2):88-88
在雾霾频现、环境持续恶化之后,“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机制走到了尽头,挥舞近30年的GDP“指挥棒”终于落下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该如何应对?玫琳凯(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4.
回归正常化     
诸建芳 《新财富》2010,(1):32-32
2010年全球经济将开始复苏,而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增速较2009年进一步提高,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0.1%(附图)。由于基数原因,一季度GDP增速较高,二、三季度将有所下降,四季度再略有回升;但从环比来看,GDP增速将比较平稳,并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国民生产总值——GDP每年以两位数增长。随着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年均GDP数字的持续保持稳定,我们对GDP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期待越来越高,成就感越来越强,各行各业对GDP数字的解读也越来越投入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由此本文选取了1998~2015年第一季度的M2和GDP数据,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货币是特定时点货币化经济量占经济总量的比例,M2/GDP则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广化和深化的重要指标,但我国货币供应量远高于经济发展,M2/GDP趋势呈现与理论不符的畸高现象。其原因大体可分为内部货币化传导和外部经济体系两方面,主要从货币面层次出发,对我国“高货币化之谜”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红  周莹 《新财富》2007,(1):23-23
粱红/文我们预期2007年中国GDP增长9.8%。2008年GDP增长将达到10%。GDP增长的再次提速主要得益于内需的持续强劲增长,全球的需求增长也起到一定作用。我们预计,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通货膨胀也存在一定的上升压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课题倍受研究学者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吸收和借鉴相关研究方法,选取了1995年~2014年我国年度货币供应量(M1、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分析的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效应。货币供应量M1和M2均为GDP的Grange原因,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实施冲击,短期时间里略有波动,但长期是趋于平稳,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货币超发"是当前金融领域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或M2/GDP过高是"货币超发"的重要表征。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3月的M2已突破100万亿,M2和2012年全年GDP之比更是突破了200%。尽管从绝对数的角度来看,M2和M2/GDP确实过高,但要回答货币是否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