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志毅 《浙商》2006,(8):122-123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财富管理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财富闲置浪费,家庭财富大量放在低收益产品上,犹如奔驰跑车在高速公路上只开到三十码,而通货膨张正悄悄地让财富逐渐缩水;二是财富集中投资,追求“一夜暴富”,但是风险的发生也会导致财富一夜成灰。那么如何合理构筑家庭财富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商》2003,(5):18-19
财富是什么?在深谙财富真谛的人的眼里,它是一份责任与一种执著;在长期追求财富而没有得到财富的人的眼里,则 一个神秘得进乎诡谲的梦。的确,财富在不同人的眼里演绎出不同的财富版本;版本中人们扮演何种角色,以及这个角色获得的满足感才是人们渴望财富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
财富与才情     
《销售与管理》2009,(6):10-10
打理财富与解读财富或许真的不同。解读财富的人可能没有多少财富可以打理,忙于打理财富的人或许没有心思去解读。有点像编辑这本杂志,我们忙于寻找“财智领袖”们的风度和光彩,而我们理解“财智”的思想维度经常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叫定位。  相似文献   

4.
杨灿 《财贸研究》2023,(2):41-53
利用WID数据将国民财富积累分解为数量效应(储蓄)和价格效应(资本损益),从而将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与财富积累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当跨越的时间越长时,初始财富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小,而储蓄和资本相对价格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影响越大。此外,还考察了分项财富积累的分解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5年中国住房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远大于非房财富积累,1993—2015年中国私有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与国民财富积累的价格效应变化趋势一致。最后,还比较了中国与9个发达国家财富积累的分解差异,1978—2015年中国财富积累的数量效应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价格效应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财富》2012,(9):98-105
如果说过去30年是中国财富积累的30年,那么未来30年将是财富管理的30年。越来越多家族将遇到两个问题:如何保全自己的财富并使之增值;应该将何等数量的财富以何种方式转移到何种范围的后代手里。这方面,海外“老钱”家族无疑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此,我们从本期起开设《世家》专栏,由洛克菲勒家族开始,详解一系列海外财富世家与知名投资机构在财富管理或传承上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中国财富家族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联竞争力》2010,(5):42-42
2010年4月,具有“财富风向标”之称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发布,在首富热点之外,今年的财富报告又强化了另一个热点:富豪日渐年轻化。  相似文献   

7.
辛达  王曲摄 《浙商》2013,(2):116-117
2012年12月21日,交行财富管理走进城市全国路演活动(浙江站)在杭州洲际酒店盛大举行。浙江省政府和交通银行相关领导以及300余家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了当日的路演活动。交行财富管理专家团队面向省市广大企事业单位和财富人群,隆重推介“蕴通财富”、“领汇财富”、“沃德财富”三大服务品牌及交银子公司金融服务,畅谈财富管理、促进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商》2003,(5):46-47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财富:财富的积累、财富的再创造、财富的分配与使用。曾几何时,我们以“无产阶级”自居、自豪,而把“财富”视为异类……不知何时起,“财富”以它的本来面目还原在人们面前,但有的人反倒看不清、看不真了。也许是一种矫枉过正,于是变成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甚至于某种追逐财富,趋利的行为伤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与此同时,夹杂一些变态的“仇富”心理。  相似文献   

9.
王若 《中国工商》2003,(5):34-37
财富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话语。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能感受到财富的灼热,它像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我们的头顶神秘地召唤。财富看上去很美,似乎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要顺利买到通往财富的船票,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财富重组的时代。基于种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原因,大多数人仍然只能和财富擦肩而过。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被财富和机遇拒之门外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股市噪声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景 《消费经济》2002,18(1):20-23
财富效应是指资产的价格上升使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增加,并导致消费支出增长的效应,财富一般由金融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成,在现在的资产证券化年代,金融财产已经是个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股票,其价格的涨跌直接使股票前持有者的财富增加或减少,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股市财富效应,指的是在任一给定的收入水平上,个人的股票资产越多,其消费函数的水平就越高,换言之,一个个体拥有的股票资产越多,他就会消费越多,个人的消费决定因素之一是他所拥有的金融财富。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来宾:很荣幸,我们有机会参与此次长三角商业论坛财富盛宴。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与各方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财富广场的开发价值与潜力,畅想财富广场的品牌魅力和宏伟蓝图。下面我对龙港财富广场进行推介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财富范畴的再思考某种程度上,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财富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层关联。因此,有必要在时代语境下对财富观念予以重新定位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生就像竞技场,人在这个竞技场中不停地追逐财富,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而本能和欲望最终要落实在人如何获得幸福这一层面上:古典经济学家如是说。而当代经济学家却这样表述:财富既属于形而下物质,更楔入形而上精神层面,追逐财富最终是为了坚守人的尊严和放大人的品格。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掘进,当人们用全机关报的视角直逼财富,理解财富,并用行动追逐财富时,一个预言随之产生;新财富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4.
李稻葵 《新财富》2006,(5):38-40
在传统社会里,财富意味着超常的消费能力,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里,财富的本质是它所赋予的对经济事务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衡量财富多少的最重要的指标并不是消费能力的高低,而是进行经济决策的权力。因此,财富的分配和收入的分配有着本质的不同,收入分配不均会直接导致福利水平的不均,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然形成的财富分配不均是经济控制权合理分配的结果,同时也不一定加大福利水平的不均。所以,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分配不均本身不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更不应成为仇富心态的理论依据。我们应该下功夫探讨如何建立一个让财富所有者更容易地回馈社会的机制,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指责和仇恨他们上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财产增值、财富增加的有效途径,是判断财富生态发展的重要标尺。良性的财富生态应体现“湿地”特征,呈现“橄榄型”社会结构。随着产权制度变革,我国财富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财权逐步向更为微观的产权主体转化,通过产权分享,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逐步实现财富分享,进而形成财富“湿地”。在实现路径上,需要从群体人数最多、最需要扶持和发展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入手,合理界定中产群体划定标准、持续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构建“产权链+供应链”股权共享平台,以塑造和谐稳定的财富“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WTO经济导刊》2011,(2):80-81
第二节《财富》100强责任排名《财富》全球100强企业社会责任排名是由《财富》杂志公布全球财富1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排名,可谓是《财富》全球责任100强。该排名由英国AccountAbility研究所和CSRNetwork咨询公司共同评出。其排名依据的是由上述两家机构于2004年共同开发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系统AccountAbmtyRating(AARating),其评估对象是全球财富100强企业。AARating是衡量公司是否将责任实践置于公司业务核心地位的工具。每年在全球顶级的大型企业中展开评比,并将结果刊登在《财富》杂志上,形成了《财富》全球10O强企业社会责任排名。  相似文献   

17.
来伟雄 《浙商》2008,(8):100-102
沃德财富是针对交行零售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品牌。OTO是沃德财富品牌的LOGO,沃德的名称从OTO音译而来,“沃”具有丰厚、肥沃等含义;“德”有美德、高尚的意思,以服务之“德”,创财富之“沃”,寓意诚信、厚德乃取财之道。“沃德财富”庇音同“我的财富”、“获得财富”,  相似文献   

18.
胡辰秋 《浙商》2013,(7):117-117
“财富管理”是金融业的热词,儿乎到了言出必称的地步,信托公司自不例外。热闹之余,严肃的决策荐会发现,在成为财富管理者之前,他们必须跨越基金管理这道障碍。归根结蒂,不是谁都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脸谱     
《中国工商》2004,(1):14-19
2003年的中国财富世界一如既往地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中上演的依然是事关财富的悲喜剧,程式他的剧情依然惊心动魄,而角色已换了新的面孔。白云苍狗,2003年仅是历史一瞬,当我们在岁末盘点财富人物,我们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事关个体的荣辱得失,从一些有代表性的个人命运中,我们分明看到了来自财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积极的力量和消极的力量——这取决于财富人物的心态。财富人物的群像,组成了2003年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07,(8):79-79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之前,罗林几乎身无分文。但到2004年,其个人财富已经超过10亿美元。在全球所有作家中,财富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