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分工体系视角的货币国际化:美元和日元的典型事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奇渊  李婧 《世界经济》2008,31(2):30-39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货币错配与东亚金融合作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鉴于亚洲地区政治经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整个亚洲的金融合作条件远未成熟,但东亚地区的经济往来密切,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路径和前景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的参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亚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特殊性,本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亚汇率制度的表现着手,分析了当前东亚汇率制度的实质和趋势,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及货币合作中的核心货币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0日日本第四次提高了官定利率,并于23日日美财长为此进行磋商,但日元贬值的趋势却进一步加快,对此,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在3月28日举行的定期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日本经济的各项基础条件并未发生变化,而且日美间扣除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利率差正在出现逆转的情况下,“日元仍在继续贬值是难以理解的”。那么,连中央银行总裁都难以理解的日元贬值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4月9日大藏大臣桥本也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 回答公明党书记长市雄一提出的关于“三重贬值”的质问时说:“通观日本经济,物价稳定,目前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并不认为日本经济的各项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日本经济的基础还是稳固的,我相信今年日本经济有足够的能力以内需为中心继续发展下去”。他在这里只说出了自己的信念,而对市川的质问却什么也没答上来,日银总裁和大藏大臣的回答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对在各项基础条件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生“三重贬值”的现实,似乎没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作者试图建构一个以部门利益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根源。货币发行国能够通过货币国际化实现收益,例如获得面值租金、降低外汇风险和交易成本等,也需承担放弃汇率和利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等制度调整成本。货币国际化的分配效应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部门。贸易和金融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内部企业特性影响了两大部门对于货币国际化国际收益和调整成本的权衡,最终决定了经济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支持力度。贸易部门的贸易流向、产品的差异化和企业的生产国际化程度会影响其对汇率干预和用本币结算降低外汇风险的态度,进而影响贸易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金融部门的金融管制程度、金融一产业关系和国际导向金融机构的分布会影响其对金融自由化和使用本币海外投融资获得面值租金的态度,进而影响金融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贸易和金融部门可以通过直接的市场行为和游说政府两种方式,影响货币国际化进程。在实证部分,作者对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进行了案例研究,进一步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对于东亚与世界的经济意义,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困境,指出从东亚各国的经济特征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上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还未成熟,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全面回顾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贸易国利差变量拓展了Goldberg和Tille(2005)模型,并实证分析了1984~2009年日元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出口商倾向于选择利率高、预期将升值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日美利差的扩大不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人民币国际化切入,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并以美元、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为例,分析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东亚因其迅速发展的国际生产网络而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联系成本的角度对东亚生产网络的成因展开研究。作者拓展了Limao和Venables的基础设施指数,并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面板数据,在区分零部件和最终品贸易的情况下建立增广引力模型,对服务联系成本的影响进行细致梳理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服务联系成本的降低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促进出口的意义上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国深入参与区域分工体系,并对未来恢复贸易增长产生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dependent effects of conditional volatilities in returns of the Euro and other major currencies against U.S. dollar exchange rates (spot rates)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Euro, using, for this purpose, the daily data and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DCC)–GARCH model with country-specific effec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re are volatility spillovers (contemporaneous and lagged) in the Euro, Yen, and British pound, the degree of the correlation is high between the Euro and British pound against the U.S. dollar, there is a very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CB Euro reference rate (fixing rates) and U.S.-traded spot rates, and finally, the impulse-response of volatility (after the accession of new Member States to the European Union) rapidly diminishes in the spot markets, indicating a short-run dynamic effect.  相似文献   

12.
美元贬值对美国经常账户影响的估值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资产组合模型和协整计量方法,论证了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估值效应对美国经常账户调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元贬值引致的估值效应很小,再加上美元贬值可能使美国短期债务利率上升,这就很容易抵销掉贬值所带来的估值收益。因此,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不可能通过美元贬值所带来的估值效应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关键货币境外余额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变量,它不仅会影响关键货币的国际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也关系到境外关键货币持有国的经济稳定和储备资产安全。关键货币国通过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对境外货币余额的规模、资产配置、地区分布以及持有者结构实施管理,以便实现对外融资、获取经济安全和榨取财富等多重目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经济安全、国际博弈和对外融资的目的,美国大致会阶段性地吸引美元回流并调控其在国外的分布,但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国内的两党政治体制将使其境外美元余额的规模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张,因此人民币近期仍面临升值压力,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将会持续甚至加剧。随着中国国内资产价格的下跌,美元的升值和回流在中期时段内可能会冲击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如果美国不能控制其财政赤字,中国将长期面临美债和美元违约的巨大风险。中国需要降低宏观脆弱性,加速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摆脱美元陷阱。  相似文献   

14.
15.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效率,区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合作内容是重要的。本文认为,在目前阶段,东亚地区仍应将金融货币合作的重点放在地区最后贷款人和紧急援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中期合作的重点是发展地区资本市场特别是长期债券市场,而东亚货币汇率合作只能留待更长远的未来去实现。一、时间视角下的金融货币合作1997―1998年东亚货币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一股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热情。这种热情的主要背景是东亚货币危机的教训和防止未来货币危机再次发生的意愿。此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也激发了东亚各国金融与货币合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The modern multiunit enterprise has been touted by historians and economic historians as a major and important phas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growth. However, most studies concerning this phenomenon have been based on a sample of the very largest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utilizes data on a complete sample of firms provided by the pioneering works of Thorp (1924) and Thorp et al. (1941) and the Census Bureau's Enterprise Statistics and other census sources to document and examine the rise of modern multiunit firms in U.S. manufacturing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suggests that the modern multiunit firm arose to take advantage of economies of marketing rather than those of scale and scope.  相似文献   

17.
Much of the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 examining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has focused on how access to markets impacts wages.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aspect of the theory by examining how access to markets affects industry growth. We develop a model relating the growth of two key measures of market size—market access and supplier access—to growth in industry employment and the real value of industry shipments. We estimate the model using data o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etween 1984 and 1996.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access to markets positively affects industry growth.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权,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构筑了资产膨胀推动借贷消费不断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汇率政策是以维持其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美国的均衡汇率是要实现如下均衡:其一是既能确保享受美元霸主的利益,又不至于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冲击到它自身;其二是既能保持美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竞争优势,又能享受别国的实体经济资源,并维护别国对美国的增长需求;其三是既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又不至于导致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美国的汇率A略是努力促使名义汇率变动收敛于符合自身利益的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