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和长期增长前景的争论,是近年来宏观经济领域讨论最为热烈、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作者认为,潜在增长率下降是近中期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背景,如果转型顺利,预计未来经过5年左右七上八下的过渡期,我国将转入5%-6%的新增长平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中国经济在过去26年间持续快速增长,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未来10—20年,能否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因素模型,得出如下基本结论:资本投入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包括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效率提高、制度变迁等在内的技术进步的贡献也较强,劳动投入增加的贡献相对较弱,这与中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劳动边际效率较低有关。未来16年,中国经济仍可望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但要达到目前的高速度,将面临投资率继续增高,能源约束加大等矛盾。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这一症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减少失业:市场力量为主 政府作用为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潜在增长率下降、结构调整要消除体制扭曲以及通胀压力的长期性,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约束性条件抑或挑战,保持经济适度、合理增长,是处理三者关系的关键所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是连续两年宏  相似文献   

6.
国际传导和价格改革将主导2010年我国CPI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计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8%-9%之间,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不存在消费品价格大面积、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仳从近儿年的情况来看,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经济咨询》2008,(1):41-42
2007年,全球经济金融虽然仍处于增长周期之中,但出现了高油价、高粮价、全球通胀风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笔者提出,2008年我国经济金融宜采取以下一些对策:防范美国经济下滑对我国经济发展冲击的同时,是对美欧银行进行战略性投资参股的好时机;实施重在节流的新能源政策,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严控私家车发展;财政、审计部门应采取严格的增收节支措施,压缩公务费用开支400亿-500亿元用于扶持“三农”。  相似文献   

8.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4,(9):4-5
蔡昉:“十三五”期间GDP增长仍可保持7%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日前在“中日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研讨会”上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平均潜在增长率逐年下降,但是可以通过改革创造新的红利,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课题组预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有很大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放缓,在"十三五"时期明显下一个台阶,也就是说未来一二十年将很可能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从而将迎来一系列挑战。作为一种趋势性的现象,抱怨和视而不见都不是可取的态度,逆势而上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13,(2):60-60
1月20日,来自分专家,在此间举行的“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会”上,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作出分析和预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年鉴社主办的“201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走势、“三农”问题、外贸、房地产以及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郭霞 《商周刊》2015,(1):35-36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自然而然从天上掉下来的。适应放缓了的增长速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2014年12月9日—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就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绥、是否有通缩风险、中高速增长的探底过程有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2015,(1):26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最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回落,政府主要是保增长,到2009年实现回升,到2010年第二季度达到一个高点,以后基本上是持续地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判断,并不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而是如何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刘世锦指出,二战以后,全世界有几十个国家先后进入了工业化进程,但只有13个经济体进入了所谓高收人社会,大部分经济体的发展是不太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从而落入了各种各样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比较典型的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经济体,当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以往劳动年龄人口是正增长,但从2011年开始负增长,绝对数在减少。这一非常重大的转折使得潜在经济增长源泉发生了变化。当前劳动力市场很强劲。即使去年实现了7.7%的增长速度,比过去跌了很多,但我们去年上半年的真实失业率只有5%。考虑到过去测算的中国自然失业率大约4.1%,那周期性失业率不会超过一个百分点,即使有,也比较低。更直接的从官方劳动力市场信息来看,岗位数比求职人数还要多。另外,新增需要就业的人没有离开劳动力市场的人多,也就是每年有更多的人退休,有较少的人在寻找工作。这也是就业市场上非常强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筑底企稳的过程中,2012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5%~8%的概率较大。未来,中国经济将经历一场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变化,构成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因此,要通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5.
区域的轮动     
"中国经济增长是波浪式的,下一浪还会往上去,但可能下一浪的高度赶不上前一浪.1998年,东部出现了高峰;2008年,中部出现了高峰,但西部的高峰还没有出现."国家发展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接受本刊采访时称,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高峰没有过去. 宋立说,"日本、德国等经济增长都是台阶式下滑,因为它们国家比较小,工业化城市化一次性就推过去了.而中国不同,我们有沿海中国和内部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过去,我们把框架(省会城市之间)建立起来,而网络化(市与市、县与县之间)还没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正在变化中的中国经济,传导最高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认识。1一、"新常态"的特征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新常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至7.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