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纯 《辽宁经济》2004,(5):12-13
2003年6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备受人瞩目的美国五河电子发明公司(FREI)、国际电子业工人兄弟会(IBEW)、国际电子产品、家具和通讯工会(IUE——CWA)三方对中国彩电向美国出口是否属于倾销进行了初裁。美国ITC初裁认定,中国彩电出口美国对美国彩电产业造成了“实质性侵害”。按照程序,美国对我国彩电反倾销的初步裁定将转到美  相似文献   

2.
3.
文章通过对我国钢铁产业频遭美国反倾销现状和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3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出口反倾销立案申请预警: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2~2006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现实,先通过"逐步排除法"从20个预选指标中筛选出6个在对华反倾销申请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指标,然后利用具有时间前瞻性的面板数据logit模型建立了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行业失业率和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在美国纺织行业对华反倾销申请决策中具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国纺织品市场占有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在未来6个月内遭遇美国纺织行业反倾销指控的机会比率将大约增加3.7%。  相似文献   

5.
确定出口价格并进行相应调整是倾销认定的关键环节之一,调整方式有向上调整和向下调整两种,欧盟和美国在反倾销出口价格调整上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各有不同,因而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方式和国际贸易价格选择上应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日益增长的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直接阻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为例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2~2009年的企业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以美国对华反倾销为例研究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大指标。回归结果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指标却分别呈现出显著性下降与显著性上升的不同趋势,出现了相互抵消现象,即反倾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正向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并且这一影响只在反倾销调查实施当年显著,在随后的几年中影响均不显著,即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从出口量和出口份额的角度用统计方法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出口转移效应,并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所产生的出口转移效应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研究的我国的38起反倾销案例中有27起存在出口转移效应,只有11起不存在,即大约71%的案件存在反倾销出口转移效应,并且这种出口转移效应在立案后第二年最为明显。本文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存在明显的出口贸易转移效应,它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9.
李剑锋 《开放潮》2001,(8):44-45
一场关于花岗岩欧洲市场争夺战的硝烟2000 年底点烯,福建4家石材出口企业把握主动权,赢 得欧盟反倾销诉讼案,在反倾销应对中走向成熟。 请看本期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限制措施被频繁地采用。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频繁采取反倾销手段来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基于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可知,文化差异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反倾销属于一种经济或法律行为,它的发动形成、磋商解决也与文化有关。中美两国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文章在分析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态度之后,进行反倾销博弈分析,对文化差异在反倾销中的影响进行论证。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归纳启示,并从文化视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丹辉 《改革》2004,(3):79-86
随着我国利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对我国出口总量扩张、结构调整以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外资进入条件下,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变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思路,以促使外商投资对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升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出发,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进行了考察。使用倍差分方法对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即使加入研发、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控制变量,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进一步使用出口量代替出口行为后,出口学习效应也仅在一般贸易企业显著,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并不显著。上述结论在改变企业的行业、所有制和地区等特征后仍较为稳健,这说明仍需谨慎对待出口学习效应的本土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建立了中国企业在面对东道国(地区)反倾销措施时选择继续出口或在东道国(地区)投资生产的理论模型,再对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及TTBD的境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微观数据进行整理,构建出2006~2015年中国对29个国家(地区)的11个制造业行业的投资及这些国家(地区)对应行业对华反倾销存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整体上会促进中国制造业对东道国(地区)的投资,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地区)、不同类型的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营商环境较好的东道国(地区)相较于营商环境较差的东道国(地区)的反倾销措施更容易促进中国企业对其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相较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反倾销措施更容易促使中国企业对其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对8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板数据,考虑进口国的收入水平、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等控制变量,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与主要竞争对手货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并无显著影响,而主要竞争对手欧盟货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尤为令人瞩目。近十年,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显著,本文尝试从出口多样性角度来解释出口的快速增长。本文首先回顾了出口多样性和出口绩效的理论背景,介绍了出口多样性的衡量方法,并利用广义边际法计算出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发达国家的出口多样性,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本文结论:出口多样性对出口绩效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2—2014年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与中国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碳规制对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碳规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技术水平的上升可以削弱碳规制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负向影响。为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碳规制,中国需要参与多条价值链、积极发展高技术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17.
技术能力与企业出口绩效间关系的经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08-111
文章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与出口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人员比重对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对出口绩效没有影响;而信息技术与技术性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交叉作用均对出口绩效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优势.同时,文章认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重视对自身信息技术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长。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