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模糊化遗传BPN财务报告舞弊甄别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财务报告的存在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具有重大的风险和潜在的危害。与财务业绩下滑相比,财务报告舞弊给投资者及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及造成的损失更加巨大。从美国的“安然事件”到我国的“银广夏事件”,国内外的舞弊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难看出,每一个舞弊的发现都必定会伴随着惊人的后果,并且会在即刻之间严重冲击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审计目标的研究对于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理论的探讨和实务的指导都至关重要。本文在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什么是虚假财务报告,提出合法性是其审计的首要目标、公允性是其审计的重要目标。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的目标是合法性与公允性结合: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主体,在进行虚假财务报告审计时,其审计目标在合法性同公允性相结合中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3.
王芳 《审计月刊》2006,(3):49-49
审计人员的责任在于考虑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以及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需要披露的影响持续经营的重要不确定事项,即使编制财务报告所依据的财务报告框架没有明确要求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具体的评估。在实施审计程序的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要关注影响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条件和相关企业风险的证据。如果迹象确实存在,那么审计人员除了实施审计程序之外还要考虑这些迹象是否会影响他们对重大错报漏报风险的评估水平。当确认了影响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以后,审计人员应当:(a)复核…  相似文献   

4.
美国萨—奥法案(Sarbanes—0xley Act of 2002)的一个基本立法宗旨就是对投资利益的保护,因而对投资决策产生重大误导的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与规制就成为萨—奥法案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使命。对此,萨—奥法案除了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从严具体规定,从企业外部对虚假财务报告加强控制外,还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重要创新,来从企业内部对虚假财务报告加强扼制。这主要表现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财务报告披露责任的明确、财务报告披露范围的扩大、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及其鉴证的强制规定、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XBRL良好的扩展性使企业在网络环境下及时披露财务信息成为可能。二十一世纪以来,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XBRL技术的实施给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风险。本文在分析XBRL环境下审计风险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合谋使得广大投资者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从而使得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并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审计合谋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现实案例分析了审计合谋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希望能为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提出一定的警示。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发现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和经营信息中存在虚假信息的可能性,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所构成。固有风险实质上就是金融企业的内在风险,金融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其有着较高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打乱了全球社会的正常运转,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海底捞为例探讨新冠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剖析新冠疫情背景下有别于普通审计风险的三个特殊领域审计风险的表现:持续经营、期后事项及远程审计。在此基础上针对疫情所在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务报告是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时点和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的依据,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化信息和会计报表附注等非数据化信息。舞弊型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虚假陈述。对舞弊型财务报告的审计,应抓住财务报告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下面就舞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的审计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向外部经济关系人提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它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组成,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从而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企业与外部经济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在利用财经报告的,可能存有“信息风险”,即报告使用者由于利用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招致损失。为此,人们寄希望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因审计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这种“信息风险”。由于审计的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11.
周兵 《财会通讯》2008,(10):83-84
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对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危害巨大,给社会带来的“信誉危机”而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对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应标本兼治,切不能只及表面,不及根本。因此,建立系统的、全方位的防范虚假财务报告的整体对策意义重大,也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不同角度阐述防范与治理虚假财务报告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4,(6):21-22
对虚假财务报告可定义为: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也有其内在的主观因素和外在的客观因素,其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良好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危害巨大。对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应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造假 1.会计造假的内涵。会计造假,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制造虚假财务报告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误导决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所谓虚假财务报告,美国的Jack C.Robertson(1998)认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指通过舞弊和“虚构交易”,对他人产生严重误导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证券市场接连发生的“琼民源”“郑百文”等重大虚假案件中,审计人员因出具了审计意见书而受到程度不同的牵连,给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很大的教训和启示:审计人员要使自己发表的审计意见有较大的把握,就必须接受较低的审计风险,并有效地实现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对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和实现降低审计风险途径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剑  方哲 《审计月刊》2006,(12):16-17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对贷款程序提出如下要求:“借款人应当提供以下资料:一、借款人及保证人基本情况;二、财政部门或会计(审计)事务所核准的上年度财务报告,以及申请借款前一期的财务报告”。企业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成为商业银行分析企业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和经营效益的重要依据。但在现实中,某些企业人为调整会计报表,虚报或瞒报经营业绩,提供不真实的资产负债数据,中介机构出于竞争压力的需要,降低执业标准,出具失实的审计意见。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原本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机构变得更加被动,并且蕴含着极大的信用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IT风险事件频发,给企业经营和企业声誉带来巨大影响。IT风险控制受到学术界、IT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IT风险中可用性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描述,从内部审计角度,分析IT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及内部审计应尽的责任。笔者认为,加强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上的融合,促进安全、业务等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雾霾等资源环境危机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风险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存在着应对雾霾等资源环境问题风险的需求,文章借鉴政府审计提出的"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认为企业内部审计也可以构建以企业增值为核心的多元环境审计框架,通过现有审计资源的再利用,实现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改善企业的经营。  相似文献   

18.
审计风险是“如何审计”的核心要件之一,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为背景,提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风险的理论框架。对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审计风险,文章阐释了财务信息审计风险的本质、产生和防范;对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文章阐释了什么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造假1.会计造假的内涵。会计造假,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制造虚假财务报告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误导决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所谓虚假财务报告,美国的Jack C.Robertson(1998)认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指通过舞弊和虚构交易,对他人产生严重误导的财务报告。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足以使信息使用者改变原来的决策,致使他们做出错误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众使用财务报告的目的在于获取相关的信息。但由于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所有者以及社会的利益不尽一致,因而财务报告使用者在利用财务报告时会存在一定的“信息风险”,所以需要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告,公允、合法、一贯地发表审计意见,以大大降低使用者的“信息风险”。然而,出于审计成本与审计效率的考虑,也由于被审计事项的性质影响,注册会计师可能在遵循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的前提下依然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致使注册会计师时刻面临着“审计风险”。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