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入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发展历史明示了哲学的研究目的是人,哲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体系中根据自己对"人"的不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图式,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的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本性出发,在"感性的活动"和人的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人生图式,即:贵命求生、求利荣升、立美福生。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发展历史明示了哲学的研究目的是人,哲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体系中根据自己对"人"的不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图式,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的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本性出发,在"感性的活动"和人的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人生图式,即:贵命求生、求利荣升、立美福生。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自然—社会双向互动"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文化是城镇空间演进的黏合剂。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进,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种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文化治理有效推进了从文化刚性到文化弹性、从文化规约到文化自觉的城镇空间重构,破解了传统城镇空间构成中各单元单打独斗、破坏城镇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难以并行的时空障碍。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会展是农业和会展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有机结合,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自然呈现和反应,当休闲农业以绿色、科技、艺术、文化、创意、休闲等极致的美和多样化功能主张会展的进行时,它的多姿多彩、瑰丽绚烂常引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东方的诗性意境是通过中国古典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语言来体现崇高的自然、人格境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传统不再像五四时期那样被有意批判,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立于西方艺术的.重要因素.因此,文脉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弘扬油画的东方诗性意境,就是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油画艺术的"多样性",以便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传统或是当代,最重要的是体验自然与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7.
程才实 《基建优化》1990,11(1):26-28
城镇规划是研究城镇未来发展,探索城镇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镇各项专业工程建设的长期计划,是城镇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蓝图,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镇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镇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况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地确定城镇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综合部署城镇经济、文化、市政公用设施等各项建设方面的工作,通过有效的实施管理,保证城镇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勃昊 《企业导报》2013,(8):262-262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折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对于哲学、艺术、审美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美学是哲学在艺术和审美上的延伸,老子的美学观念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老子的"道",就是以自然之美为核心内容的美学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新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城镇设施和文化品位的日益完善提高,城镇广场就成了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去处。与此相关联的广场文化也应运而生,并以其优越的文化发展环境,丰富的艺术形式与内涵,现代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吸引着众多市民的广泛参与,成为现代城镇文化中独具特色、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洁 《楼市》2012,(17):116-119
中国美院+5000平方米的艺术体验中心,配搭日趋完善的生活配套随着中国美院落户之江,"环美院"文化创意与居住带逐渐形成,在这一场注定要为美院与艺术而燃起硝烟的战争中,为了突出重围,各路开发商也是煞费苦心,如云溪香山打造的艺术综合体街区;又如朗郡所描绘的左拥GLOF、右揽艺术的生活……作为银湖板块唯一与中国美院正式签约的天鸿·美和院,自然也难逃此役,虽然一度也曾遭受争议,但还是以其不俗的销售业绩令众楼盘侧目,究竟美和院传递着怎样的艺术气质,又将以何资本跑赢市场?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审美文化历经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而拓展到文化艺术等领域,与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传统生态智慧相吻合,与现阶段“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命运共同体”等观念呼应,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美乡村生态审美文化,以“和”为理念贯穿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建设的价值追求。对现代乡村生态审美文化进行塑形与铸魂,是一个体现“真、善、美、宜、益”审美规律的人类生存文化模式。生态审美文化为艺术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生态审美的尺度和导向。艺术乡建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美生形态,经由艺术赋能与组织创新,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城镇规划本质上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交通通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防灾减灾等各个方面进行空间部署的手段,体现了一定时期内人们追求财富和健康的过程.它要求在和谐的状态中,通过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过程,推动城镇化在最优化的水平上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各国在历经几十年到上百年时间的发展后,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实现了城镇化。其中,有的城镇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有的是由政府的主动推动和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总体来看,政府主动干预发展的城镇,在城市布局、城市建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方面,普遍优于自然成长的城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古代西南军事城镇历史景观在当下保护与发展中所面临的"无人问津""商业开发"抑或"纸上谈兵"等问题,借鉴整体、动态的"层积"理念,基于对秦汉至明清复合历史地理背景下宏观军事城镇体系的演变梳理、军事城镇类型的层级划分,挖掘中微观军事城镇景观要素的构成、以及"不同文化和自然价值"在其上层层积淀的特征与规律,提出多尺度整体关联和多向度动态利用的保护发展建议,旨在提升古代军事城镇历史景观之于当代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花卉的的色彩美、香味美、姿态美,这三者其实都是指花开的自然属性之美--纯自然的美,亦即美学家所称作的第一层次的花卉情感性、性格化,从而在获得花卉自然属性美的同时,还可欣赏到人"外射"到花卉身上的主观情感--自然意态之美,或说"人化的自然"。有的美学家将其看作第二层的自然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花卉的风韵美。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过程。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的旅游业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绿色人文、特色提升,而城镇化的发展也为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空间。作为陕西省2013年启动建设的31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一的勉县武侯镇有着其沉淀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自然禀赋,如何运用文化旅游这一优势,搭上新型城镇化这辆高速列车,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本文具体分析了武侯镇发展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并针对目前规划建设情况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写意雕塑是借鉴抽象符号和写意技法在雕塑作品中的运用,使雕塑更具有美感与当代性,造型更加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写意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一部分,因为中国传统雕塑有非常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古代大师精心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它记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东方艺术家对美的认识和时代的艺术哲学。中国传统雕塑这一承载华夏民族情感的传统艺术,对引领当代艺术或未来创作都极具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写意雕塑的文化底蕴就来自这一传承,在写意雕塑中本土特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表现在雕塑造型语言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哲学的新发展。写意雕塑在于对整体塑造、精神气韵的把握,以及对自然与抽象美等艺术元素的精心雕琢与整体规划。它吸收了东西方传统雕塑的优点以及汉文化的精髓,并且在不断地发展。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我们需要借用传统雕塑的审美与当代新理念这一特定的角度去创造、表现现代写意雕塑,更好地表现出雕塑的精髓。写意的手法在雕塑创作与设计中,将抽象的主观思想寄托于具体的客观雕塑中,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雕塑家内心的想法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更有雕塑的力量,更完美。用意象的手法引导使写意雕塑能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在美学中,体验即审美体验。而审美情趣则正是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基础上对生活、生命更为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的情趣。它以一种愉悦、全身心的方式来感知、体会音乐。无论从音乐的精神美,还是音乐的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都和音乐自身的生命、生活、生存联系在一起。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人们在欣赏美的艺术品、美的自然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候,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里体验,能将自身的心理生活和审美对象结合交织作用产生共鸣,那将是一次成功的审美过程,而音乐则自始至终都和人结成伙伴,成为审美情趣的缔造者来表现艺术美。本文从音乐的精神美、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几个方面来探讨音乐艺术的一些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浅谈建筑设计上的协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一向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长久以来,这一思想贯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建筑而言,中国人历来倾心于建筑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点。传统文化是建筑创作的源泉。但往往也可能成为制约建筑形式发展的桎梏。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有责任在传承中寻求建筑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玮 《价值工程》2010,29(36):97-97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它是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文章就针对生态园林的建设作用和景观设计等作一下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