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降价30%的房子你敢买吗? 前两年朋友都问一个问题,房价是不是会继续涨,现在该不该买。最近一段时间,问的最多的是这个房价是不是真的要跌,还能跌多少。所以房地产市场有个很明显的心理预期改变,进而导致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有些人说是拐点,我个人认为更应该定义为“调整”。至于调整周期多长,取决于后期的政策和外围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但是我认为不会出现暴跌问题,有些人预测会跌30%,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全国房价环比无一上涨。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到底是出手买还是不买?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摆在了大家面前。面对这种情形,网友们也形成了两派,一方认为"房价降幅有限,快趁机抢购吧",一方表示"房价尚未见底,先等等看"。@张万金_:有钱跌不跌都买,没钱跌多少都不买。@你是昵称:连跌又不是狂跌,环比跌了,可是同比不还涨着的吗?@注册寓言师:奢侈品降价还是奢侈品。  相似文献   

3.
王海 《楼市》2004,(10)
5月房交会以后,关于二手房跌价的传闻不绝于耳,而整个二手房市场也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从杭州各大中介公司的挂牌统计数据看,确实在5-6月份,杭州统计二手房价相比5月份之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导致了许多购房者担心自己买了房子以后会跌价,从而吃大亏。实际上,通过《楼市》的调查研究,杭州的二手房价格情况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杭州二手房价下跌这个传言的拥护者似乎忽略了这么几点——下跌的是挂牌价还是成交价?杭州二手房是总体均价在跌,还是有选择性的个别的房价在跌,而有一部分的房子还在上涨,房价出现了两极分化?关于二手房价,曾经有一位老中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到商场买衣服一样,你买这件衣服所用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14,(3):30-31
对于房价走势,各种预测让人雾里看花。可不论价格走高走低,有需要的消费者总要买房。那么,何时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业内人士指出,买房有8个技巧,其中买房自住者应该买跌不买涨。  相似文献   

5.
随便买个房子就坐等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啦!楼市涨涨跌跌这么多年,明智的购房者看中的已经不仅仅是楼盘眼前的价值,更多的是房子的保值、增值空间。 跌了!又跌了!5月,百城房价首现跌势,其中,北京楼市量价齐跌、上海楼市成交现罕见低量、南京楼市成交量创近3年来新低……全国楼市一片跌,该不该出手买房?很多购房者还在观望。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价升还是降,这是一个伪命题。当我们这帮自称或互称为“业内人士”的好事者,在这边厢煞有介事地热烈讨论房价升降大事时,那边厢一定有人在大笑不已。 开发商们不愿意谈论或听到房价下跌的消息。这同样像股市,如果2002年四季度同比跌了700元,购房者还会问,2003年会下跌多少?我是不是应该过一年再买房?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危机是什么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很迷茫?好像经济发展不好了,股市跌了,楼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难了,这是为什么呢?别人告诉你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你觉得可能是吧或者应该是吧。然而,半年下来美国的危机没结束,你却发现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房价慢慢涨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高忠萍 《楼市》2016,(4):30-37
受到最近政策的刺激,杭州一些楼盘房价上涨,让计划着买学区房的家长们很是着急。而教育部提出的"多校划片",也让不少家长更加迷茫,今后学区的范围是不是要不断调整?买的学区房会不会白买了呢?对此,杭州市教育局明确表态:保持现有基本入学政策不变,即杭州的公办小学实行按学区免试入学,每年只会针对不同的状况进行一些微调。  相似文献   

9.
越贵的越涨,越不跌的越买,越跌的越爬不起来。当我们把房价和地产股联系在一起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预见下半年股市和楼市或将同时震荡筑底,在筑底的过程中大家也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及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魏雅华 《企业研究》2009,(12):14-16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似乎有点左右为难,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朝下跌,GDP又怎么办?银行愿意吗?GDP再跌,就业岂不更惨?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是涨是跌?就变成一个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岁未来临之际,一系列旨在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宏观政策终于开始显现威力,之前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一线城市纷纷开始跌价。前段时间更爆出万科的股价创下了近期调整以来的新低,整个房地产板块别无选择地进行了集体跳水表演。一线城市的价格纷跌是不是整个中国楼市走上低迷的前奏?处于内地的房地产企业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与房价暴缩之间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楼市》2010,(11)
《楼市》调查:新政下,购房者最关注的九大问题30余个调查员深入各行各业直面购房者,收回有效问卷1007份购房者最关注的九大问题:1谁在买房:首次置业者和80后成为购房主力军2在哪里买房:九堡板块和下沙板块最热门3多少价格合适:购房价格预算10000-20000元/平方米单价比例最高4买什么物业:小高层物业仍是需求主流5选什么户型:70-100平方米为市场主力需求,两房和小三房最受欢迎6政策有效果吗:购房者对新政平抑房价较有信心,房价看平和看跌为主7房价会跌吗:大部分看跌者表示房价年内下跌,且下降幅度为30%以内8哪个政策最受关注:首套房贷政策对意向购房者影响最大9什么时候出手:新政影响下,55.91%的意向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  相似文献   

13.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已经开跌的城市,2006年应该不会止跌回升。而那些房价畸高的城市,譬如房价收入比超过12:1的城市,2005年虽然没有下跌;但如果成交量已经极度萎缩,那么,2006年的某个时候,也极有可能转涨为跌。  相似文献   

14.
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杭州城,杜一如往日早早地起床做早餐。尽管杜近一年来一直想下单买房,可他最终还是决定缓一缓。国家宏观调控,各种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房价会不会跌还真说不定呢,等一等吧。杜昨天还是这么想。也许杜没有意识到,他买房买的并非是开发商开的那个价格,他买的是他对房价的一种心理预期,一种对后市的判断,无论这个后市是熊市,抑或牛市。其实,不仅仅是杜。市民们掏钱买单的时候,何尝不是都在买自己对房市的心理预期。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买涨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8,(22)
在本该火热的"金九银十"中、在购房需求预期有效释放的房博会上,绝大多数购房者都推迟了下单,选择了继续观望。究其原因,多数购房者看不清市场走势,担心买了房后房价继续下跌从而造成资产缩水。市场不景气,购房者患得患失、无所适从,他们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态,让那些有极高性价比、抗跌属性强的楼  相似文献   

16.
面对来势汹涌购房热浪和节节走高的房价趋势,乐观的气氛慢慢弥散,未来房价是涨是跌?买房是不是迫在眉睫?这不但是普通百姓关心的事,更是城市设计者和企业决策者值得认真研究的事。其中,有一些变化是暂时的,有一些变化却是深远的。现在的“需求井喷”的现象,主要是各种约束的全面化解,长期压抑的购买力突然释放,以及地块出让的短视所造成的房地产市场短暂供需不平衡的结果。一方面,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拉动了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17.
最近某金融博士因抛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而名声大噪:上海房价应该跌50%,北京房价应该跌30%。通篇拜读了这位博士的大作,可惜本人学识太浅没有读出他得出这一让全国震惊的预言的理论依据。至少这位博士没有告诉人们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政策市”还是“市场市”。假设之一是  相似文献   

18.
政策导向     
《房地产导刊》2008,(6):16-16
全国房价仍在涨;北京前四月期房销售跌近半;上海地产开发投资低速增长;广东前四月房价同比微涨;深圳房价白涨一年……  相似文献   

19.
加息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末,央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加息增幅虽小,但引起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关注。央行加息后,房价是涨还是跌? 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系的问题。其实,对房价的走势要做出合理判断,就必须了解房价的形成因素。房价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类:成本、开发商预期的利润率和市  相似文献   

20.
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地住宅成交量惨淡,延续了九月惨况,引发了社会舆论论战“楼市拐点”。舆论普遍认为,往年“金九银十”是楼市一年中旺季,今年却遇冷,楼市是不是就此迎来“拐点”?更有甚者,将今年的楼市情况与2008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相提并论,并举例大量前所未有的“优惠”力度和温州众多企业破产的事实,定论拐点将来临,房价必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