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基础设施服务、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假说,并运用中国各地区2000年~2003年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对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与专业化程度、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支持了假说,即地区专业化程度与基础设施存量水平正相关,各地区之间专业化程度有显著差异,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与基础设施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高货币化,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文文献回顾发现,与政府相关的投资行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会导致债务增加、杠杆水平上升和投资效率下滑,市场主导下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则并不必然如此。实证研究发现,M2/GDP扩张与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正向相关,与资本回报率(ROIR)负向相关,且M2/GDP每增加1%,资本回报率(ROIR)约下降0.25%。因此,尽管政府驱动型投资模式在周期性衰退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随着债务风险的累积和资本效率的持续递减,投资主体到了转换的关键时期,这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7,(11):43-58
"东亚模式"经历了"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整个过程,"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是殊途同归,抑或是能够走出超越"东亚模式"的大国之路?本文基于"东亚模式"发展历程的整体评价,并结合中国现实,通过与"东亚模式"的代表性经济体——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以及城乡收入结构上进行比较,透视中国经济的可行性空间。参照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本文使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之谜"通过算术平均法将五个经济结构指标合成为经济结构指数,合成的经济结构指数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关系,且东、中、西部城市分别处于"倒U"型曲线的不同阶段,形成一个大国"雁阵"模式,此外,五个经济结构单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韩永宝 《经济师》2014,(11):10-12
研究表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扩大—缓和—下降的倒U型关系,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进一步分析。同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而居民消费水平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缩减居民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是政策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李秀敏  陈铭茵  张艺 《技术经济》2023,42(11):132-146
为探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其拥挤性纳入总量生产函数,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对2002—2020年我国各省(市、区)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进行测算和分析;最后,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求解“倒U型”顶点对应的最优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占总资本存量的比例为48.60%,目前,我国所有省(市、区)均未达到48.60%,意味着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促进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多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对于发达国家,腐败不利于经济增长;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一开始腐败对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腐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三是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体制的完善,政府管制的减少,腐败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正面影响,目前处于倒U型的右半部分,即腐败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治理我国腐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探讨不同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二者关系的倒U曲线假说,即随着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先快速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过程.以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了制度质量并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自然资源开发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确实表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简便算法测算1981~2005年中国城市基尼系数和农村基尼系数,并采用城乡加权法计算全国基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已经接近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同时对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证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for six Middle Eastern and North African countries (Algeria, Egypt, Israel, Morocco, Syria, and Tunisia), within a quadvariate vector autoregressive framework. We employ four different measur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pply the augment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vector (VAR) methodology of Toda and Yamamoto to test for Granger causality. Our empirical results strongl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finance leads to growth in five out of the six countries. Only in Israel could weak support be found for causality running from economic growth to financial development but no causality in the other dire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need to accelerate the financial reforms that have been launched since the mid 1980s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countries’ financial systems to stimulate saving/investment and, consequently,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GARCH和TARCH-M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长期增长水平的影响.得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风险;中国经济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减损效应,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与Stilianos et al.(2004)的分析结论相一致,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在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对称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资分配是居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具体体现.工资分配的变动与技术进步使用偏向有关,本文认为,技术进步偏向利用资本、节约劳动时,工资分配比重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偏向利用劳动、节约资本时,工资分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工资分配比重下降是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造成的,进而揭示提高居民工资分配比重,必须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使用偏向由利用资本、节约劳动向使用劳动、节约资本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以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探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无论是金融抑制论还是金融结构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对于模型1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属于需求追随型;而模型2并没有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从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力度来看,金融抑制论对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弱,而金融结构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要强.因此,在强调市场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更加关注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改革,理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机制,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省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冠琼 《经济管理》2006,(22):84-9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03,自引:3,他引:103  
本文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 ,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 ;但国内贸易则相反 ,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 ,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本文还发现 ,尽管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有着重要而显著的影响 ,但贸易的变化却较少通过这条途径对人均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推导了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贡献的方法。在1 99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本文计算了 1 997年— 2 0 0 1年我国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的贡献 ,计算并分析了各部门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分析并揭示了 1 997年— 2 0 0 1年单位出口贡献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时间序列框架内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评价1978-2005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数量联系.实证分析发现,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体系资金运用和金融深度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边界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也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别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市场总融资额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股票市场周转率的格兰杰原因.文章最后给出实证结论和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按照共同的确定性线性时间趋势,可将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个区域(直辖市、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落后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四个“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同时,在直辖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俱乐部”之间还存在着绝对β-收敛的趋势。另外,在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落后区域的“俱乐部”之间,经济差距存在显著的持续扩大趋势。可以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非增长现象严重,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