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与传统经济学研究以代理理论为主对民营化的讨论不同,本文通过整合演进理论、制度理论和代理理论,研究了民营化企业改进绩效必须解决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以2001年经历了民营化并且在1998~2003年间持续运营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资股东参与的民营化企业更有可能改进治理结构,进行组织学习和资源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关系会受到改制企业组织和制度嵌入性的影响。因此,如何管理好组织和制度嵌入性的双重影响,是影响民营化企业改制后绩效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环保支出是否有效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环保投入与环境绩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环保投入对公司环境绩效的作用受公司规模的影响,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环保投入的环境治理绩效,而规模较小的公司受限于自身资源条件,未能充分发挥环保投入的环境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显著提高了环保投入对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而外部治理强度对环保投入与环境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企业因地制宜,提高企业的环保投入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战略的制度观和资源基础论,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的政治联结对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受制度和组织因素调节:企业所在地的区域制度环境、治理状况和高管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这说明,一方面,高管团队的政治联结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改善并不能弥补其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制度环境、治理状况的改善和企业家精神的提高能削弱政治联结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创新绩效正向影响财务绩效,并且高管团队的政治联结通过其中介作用间接降低了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粗糙集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持续创新绩效,就是企业持续创新所获得的成绩和效果,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环境绩效、技术绩效等,是检验企业持续创新效果的基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创新绩效不稳定,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较长时间的增长.只有少数实现了持续创新的优秀企业,获得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即企业持续创新经济绩效.而在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中,缺少对企业持续创新绩效可持续增长方面的评价.文章针对目前在企业持续创新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创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并对云南省七个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情景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别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汪婧  谢胜强 《经济论坛》2012,(3):80-82,87
基金的绩效是否存在持续性是投资行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都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目前对于绩效持续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不同观点:绩效存在持续、不存在持续以及短期持续长期反转.样本期与数据的选取、方法的选择等都可能影响着研究结果,且影响绩效的因素是多样的,未来这方面的研究应更加深入挖掘影响绩效(持续)的因素以及对检验方法的丰富、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特异性免疫视角,构建分布式创新、组织特异性免疫与企业成长绩效3者关系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以我国境内的中外跨国企业为背景,结合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假设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分布式创新3个维度分别对组织特异性免疫和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特异性免疫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分布式创新3个维度可通过组织特异性免疫对企业成长绩效产生间接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分布式创新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内在机理,为企业通过分布式创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升成长绩效提供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并购绩效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运用国外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然而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方式,其公司治理内部治理机制对其绩效有怎样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却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梳理了相关的重要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和评述了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研究结果、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决策影响、过分分权、治理机构不健全、集团内部调整以及企业文化的滞后等方面对总部价值侵蚀的影响作用,认为集团总部可以通过组建高效组织结构、协调业务、监控财务、绩效文化等几方面为企业集团带来协同效应,使总部创造的价值大于其管理成本,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团队在企业组织中的广泛运用,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也成为团队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大主题.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理论阐述;二是用案例研究和调查的方法分析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三是建立团队绩效影响因素模型.本文通过分析中外关于团队绩效的研究文献,对团队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1.
张国清  陈晓艳  肖华 《经济管理》2020,42(5):120-139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境治理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且不能有效比较,可能是由于没有区分环境治理的不同维度,而高成本的环境治理过程与环境治理结果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基于2009—2017年A股公司年报手工搜集企业环境治理数据,基于权衡理论、自然资源理论和TLGT效应等,检验了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环境治理过程正向影响环境治理结果,而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都与企业财务绩效呈U型关系,较差的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均负向影响财务绩效,而较好的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均正向影响财务绩效,并且环境治理结果在环境治理过程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发挥非线性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过程维度的环境治理仅通过成本效应路径影响财务绩效,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同时通过成本效应路径和差异化效应路径影响财务绩效。本文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将环境治理划分为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两个维度,为企业环境治理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对促进中国企业环境治理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孵化网络本身以及环境视角分析了企业孵化网络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孵化网络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环境不确定下企业孵化网络的契约治理机制、管理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孵化网络治理机制中的契约治理机制、关系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会扩大或缩小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作用强度。企业孵化网络在高市场不确定性环境下,采用关系治理机制的绩效较好;在高技术不确定性环境下,采用契约治理机制的绩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邱艾超 《产经评论》2014,(4):128-140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呈现出由传统的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转型的过程。选取2005-2009年持续经营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行政型治理指数;进而对行政型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型治理度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国有股权集中度是行政型治理“负效应”的“主要贡献者”;而政府经营政治化、高管人员的政治联系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最后,揭示了行政型治理对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行政型治理度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低,进而影响到公司绩效的提升。相关结论有利于政府作为公司重要外部监管力量来界定监管和干预的边界;为探索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必要会议体机关 ,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 ,董事会的专有特征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 ,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我们的经验分析证实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和“公司以前年度的绩效水平越好 ,董事会的稳定性越强”这两个理论假设。与此同时 ,“治理改善”和“跳船效应”假设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都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valuat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of listed firm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itigates/exacerbates the impact of leverage and risk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crisis and non-crisis times. The study construct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not only to examine the dispute of 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during the crisis but also its influence on other factors that fuelled the crisis. A firm-level panel data is used that spans the period 2008–2012 of all listed firms on Abu Dhabi Securities Exchange (ADX) and Dubai Financial Market (DFM). The study finds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ength on the accounting performance, but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firm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normal tim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itigat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leverage and risk on the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firm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synergy effect varies acros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during crisis.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边界确定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客观上存在着三个边界划分:时间边界、概念边界以及规模边界。管理与治理孰轻孰重,依赖于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公司规模大小。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或公司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强化管理能迅速提高企业绩效,而在公司规模比较大的阶段强化治理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效益。"管理拐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治理的起点,而"治理拐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治理最优规模结构,也是子公司进一步分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股东积极主义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深度和维度,相关理论也日趋成熟。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国内上市公司尚处于股份有限公司初级阶段的特点,国外成熟的理论尚不能完全适合于中国情况,尤其是对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而言。中国各经济区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迥异。公司治理和业绩表现大相径庭。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公司决策、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分析尚不深入,尤其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wind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机构投资者的傲东积极主义’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弘华 《经济前沿》2011,(2):141-151
合伙制和公司制是专业服务企业常见的治理模式。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归纳分析,认为企业服务业务、资本需求、经营风险、组织规模、员工异质性等五个方面是影响专业服务企业选择公司制还是合伙制作为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建立假说,利用美国2003-2010年前100强会计事务所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服务业务的标准化程度与企业治理模式间的关系尚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外,资本需求越大,经营风险越高;组织规模越大,员工异质性越高,企业越趋向于采用公司制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An Applied Econometricians' View of Empirica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ud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in vogue. In addition to a host of theoretical pape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analyze how ownership structure, capital structure, board structure,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influence firm performance. This is not an easy task, and indeed, for reasons explained in this survey, empirical studi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have more than the usual share of econometric problems. This paper is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 to show which methodological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or future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German institutions and data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20.
独立董事背景与公司经营绩效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本文从独立董事背景的角度检验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对公司业绩并没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发现有政府背景和银行背景的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经营业绩越好。研究的结果也支持限制个人担任过多独立董事的主张。本文的研究在丰富了公司治理文献的同时,对于正确理解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也提供了新的观点,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