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乔武 《商界名家》2004,(2):32-34
在中国地产界,天津顺驰集团董事长孙宏斌无疑是最不能忽视,最让人惊诧的符号之一。13年前,因为涉入的一起刑事案件,他度过了近4年的牢狱生活,可出狱后,他白手起家,不到10年时间,就坐上了胡润编制的2003年度《中国大陆百富榜》,以个人资产9.5亿元排名91位;作为一个庞大公司的董事长,他1年里大把时间竟在美国纽约与囊儿享受天伦之乐,对公司的遥控管束完全“无为而治”,对公司下属放权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作为一个地产新秀,他竟口出豪言:顺驰集团在未来5年,中国将出现年销售额5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3至5年内,顺驰要做全国第一,如果快的话,就是3年。业界喜欢用狂妄.不可思议.胆大包天等词语来形容他,有善意的提醒,也有嫉妒和嘲讽。他却都不在乎,从没试图让外人理解他,“对风险的管控只有靠自己,别人永远不能左右我。研究企业成功.失败的案例都不能让人成功,成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孙宏斌,他这份“胆大包天”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刘阳 《市场周刊》2013,(1):52-57
23年前,著名的体操王子李宁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李宁公司”,亦从一开始就相商业世弹保持了距离。他拍了电影,在美国和中图办体操学校.读了一个法律学位,一个EMBA,还在研读中国历史,并四处参佛。他忙着他的基金会和公益事业,还个人投资了一家新能源公司。  相似文献   

3.
张宏斌     
《新财富》2009,(8):76-76
仅就战术而言,“偏执狂”孙宏斌无疑是一个天才。他一眼看穿了房地产业的特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紧凑的策略获得了令行业侧目的成功。也许,如果“老天”再给顺驰1年时间,孙宏斌就可以消化所有的财务风险。一个视现金流为第一要素的企业家,最终还是败在了现金断流上,实在是一个很让人遗憾的结局,却留下鲜活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应和着中国房地产的大势,孙宏斌的顺驰也开始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题词就是“收缩”——收缩发展地域,收缩组织架构,收缩管理链条。背后的原因不管孙宏斌怎么说,在我看来,无外乎两条:一是缺人,二是缺钱。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拿孙宏斌说事的时候了! 当初,他在中国IT界被视为叛逆者;后来,他在中国房地产圈可是“黑马”级的人物;可如今“黑马”成“贱马”——在中国房地产的多事之秋,孙氏“神话”泡沫也不可避免地破灭了。(见《商界名家》本期封面焦点文章。)  相似文献   

6.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2):27-29
11月7日,一个企业家辞世了。他叫王均瑶。和很多民间创业型老板的心态一样,他给自己的基业取名时,直接用上了自己的名字,如“均瑶牛奶”、“均瑶广场”,虽然从专业营销的角度来看,命名“均瑶”丝毫没能增加产品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郭飞 《经贸世界》2005,(2):40-41
近来,杂志社同仁常在自己的电子邮箱中发现以“日新书吧”命名的邮件。毕竟,少有直销公司公然向杂志社编辑发出招揽信息,一开始也就只当是一般网站为了增加人气、流量而广为散布的“垃圾”邮件,没当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脸谱     
参加电视台活动语出惊人:央视主持人没地位 近日,著名电视策划人、主持人阿忆担任由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主办的“2008美丽曙光未来主播擂台赛”总决赛评委时接受记者采访,直言央视主持人没有地位!他坦言:“在央视,一出了台里的门就光鲜了,外边人把你当明星看;但一进央视的门就感觉自己突然地位低下了——我们行业里的人看不起主持人,就认为是戏子、是演员。”不过,他表示,“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在于全面地迎合大众,而是凭借自己的个性打造出精品节目。”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开展的“2008中国外贸服务市场调查”结果揭晓,中国银行以强大的优势当选为“外贸企业最信赖的金融机构”。面对这个从1912年就已经成立的老行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其他商业银行还是国外的大型国际化银行,都没有能撼动中国银行在外贸企业心目中的地位。那他是凭借什么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初,浙江路路通信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方路先生就打算将他的公司办到上海来。他看中的是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龙头地位,想借着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为他的路路通公司打通更多的“财路”。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05,(3):70-72,74
尽管在正式场合孙宏斌一直否认顺驰存在“系”的概念,但从目前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间的业务互补及有效联动看,由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构成的顺驰系三驾马车己初具雏形。而且在孙宏斌看来,这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正是实现其目标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2.
孙宏斌在管理顺驰期间不少时间呆在美国,在那里阅读原版商业书籍并参观些国际企业。这位顺驰的创始人景仰的企业有:戴尔和沃尔玛。回到顺驰,员工们都了解,老板要开始讲课了。但孙宏斌讲了什么?他对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6∑那套理论给予的评价不高:“它们说出了事实和常识,列出了因果关系而已。这套思想在1000年之前就有过了,你应该做的是,在定判断上勇于实践实践,全力实践。  相似文献   

13.
“非常顺利。”8月26日,风险投资巨头软银亚洲联合美国凯雷投资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China Real Estate Network Limited)投资4500万美元,在签约仪式上,这笔创下今年以来在中国单项金额最高记录的风险投资,让顺驰(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孙的喜悦并非在4500万美元, 而是软银和凯雷为他和顺驰从中国资本管制高墙下打通了一条隧道,绕开外汇监管部门,成功上演了一场孙宏斌的“刺激2005”。  相似文献   

14.
王新念  贺为民 《华商》2013,(6):80-81
他从军24年,机关干部做了20年,却玩了一辈子的石头,用向科生自己的话来讲,他这一生,可以用“从军、参政、玩石头”7个字概括。谦虚的他从来不说自己是个收藏家,平常没什么特别的嗜好,就爱收集石头,他认为自己是在玩,“爱石头,所以玩石头”。  相似文献   

15.
搏击商海闯市场──记承德酿酒公司总经理刘兴文李文娟,耿云强刘兴文同志连任厂长经理已有18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市场上的老将了,也称得上是企业管理中的“大腕”,为什么敢这样评价他,是因为他自“出山”以来从没有“吃过败仗”。远的不说,就从刘兴文到承德酿酒公司...  相似文献   

16.
68元悬赏设计一张个性名片;300元征集一个FLASH片头,两天内完工;“悬赏”1000元为公司的电子产品命名……在生活或工作中,如果自己没有好的点子,在网上挂出自己的要求,也许只用花几十上百元就能得到最满意的答案。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你利用的是网上千千万万的“外脑”资源,而帮你办事的人你甚至永远都不会见到。  相似文献   

17.
他是第一位从纽约证交所内部管理层选出的董事长;他是华尔街“一言九鼎”的金融行业巨子;他以自己的实力、业绩和贡献而成为美国传媒一度热捧的英雄……但这一切都不曾改变他倒台的悲局。格拉索啊格拉索,就因为那并不违法的“递延薪酬”,就因为他放弃作为的那点私心抑或“贪欲”,他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在习惯丑闻的华尔街,原本可以呼风唤雨的他,现在也成了华尔街丑闻的主角。  相似文献   

18.
唐亮 《商界》2010,(7):78-81
与陈永青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性格直爽、豪迈,也不乏温情、细致。与其他“镖师”不同,陈永青绝无一句“黑话”。陈永青是蒙古族人,当过5年兵,打小崇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以当他攒起自己的安全顾问公司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公司命名为天骄特卫。陈永青也确实是在学习这位民族英雄,钢筋铁骨,事必躬亲,甚至连公司网站设计也出之其手。公司行政小冯对老板的评价是:很好的老板,伟大的将军。  相似文献   

19.
曹康林 《商界名家》2004,(4):110-111
45年前,在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小镇,有两个20余岁的年轻人在家中的地下室里办起了一个作坊式的肥皂厂,经过几年努力,他们走出地下室把作坊办成了公司。镇上有位市民每天开车上班都要路过这家公司的大门,不禁对自己说:“这家公司很快就会关门了。”几年后,虽然这家公司的建筑又增加了许多,可他还是坚持认为。“这家公司很快就会关门了。”就这样过了15年,有一天,他终于把车停在了公司的大门外,  相似文献   

20.
“现在是历史最高点,3万多元—平方米了。”在地产中介公司任高管的王先生有点尴尬地告诉记者,他最近在“最高点”购入了一套二手房,“我在这一行混了11年,还是看不清房价走势,反正自己要住就买了,免得错过了免税的优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