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对于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维度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2.
动态     
国家1国土空间将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5月24日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会上透露,正在编制的我国第一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将在两年内完成,今年完成国家层面的布局,明年基本完成省级规划。此次会议明确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是分析评价国土空间;二是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三是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四是提出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和实施。其核心宗旨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作为促进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功能定位,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实力、财政能力以及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各种财政政策手段运用的效应。一、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功能定位’福建省陆地国土空间面积较小,为1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总面积的1.29%,约83%以上的国土空间由山地丘陵组成。按开发方式,国土空间分为国家和省级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按开发模式,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级、省级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部地区要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崛起的新支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结合中部各省实际,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中部各省只有正视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体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完善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顺利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7.
周茂华 《时代金融》2008,(11):87-88
中国国家建设部2008年8月1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要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本文就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存在有不适应之处的背景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6,(5):44-45
我国国土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作出的决定。按照这种分类,24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87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65个国家森林公园、138个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禁止开发区域。这些区域将会受到相关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五部委要求政府机构节约资…  相似文献   

9.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质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它构建了"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了"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构建了"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规划》同时按开发方向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并划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论证城乡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过程中,以西安市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了解西安各县区目前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再依据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对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进行合理路径选择,以实现城乡间的经济互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缩小现阶段我国的地区差异,更好的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划分了四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实施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发展战略。本文在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必要性基础上,针对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相应建设目标,探讨了区域政策工具的选择,推进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8日,我国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设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城市群包括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6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核心城市引领作用不强,产业整合能力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吸引外资后劲不足等,本文为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几条发展建议,以推动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薛文 《时代金融》2014,(1Z):81-81
2011年6月8日,我国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设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城市群包括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6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冀中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核心城市引领作用不强,产业整合能力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吸引外资后劲不足等,本文为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几条发展建议,以推动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成渝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同时,未来五年,西部总体将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上述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深化方向之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深化方向),应是借鉴东部的重点推进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对“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区分功能,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划分“三大战略重点区域”(优势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沿边开放地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经济区的繁荣。文章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五个基地、一个屏障、中国增长第5极)以及面临的挑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税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将会固化,且这种不均衡在未来有扩大的可能。同时,主体功能区战略也对当前的某些税收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挑战。按照税收应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理念,税收政策的设计和制度安排应符合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理论创新。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分类模式打破了以往行政区划的城乡分隔模式,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以西安市为例,首先探讨了主体功能区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和制度保障,以期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民族地区多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的不同定位,采用行政命令与市场相结合的环境规制手段,构建项目、企业与政府环境绩效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完整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功能区 农业功能区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区,而农业的四大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却是极为显著的(陶陶等,2004)。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的我国七大农产品主产区,包括地处西部的甘肃新疆主产区、汾渭平原渭河平原部分、河套灌区、长江流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华南主产区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0.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意义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域,是黑龙江省规划发展的四大经济板块之一。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