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水平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社会领域改革落后于经济领域改革。  相似文献   

2.
要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就业方面正在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新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薄弱、服务能力不足,与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适应。本文围绕新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实施三年以来的进展情况,总结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就业是我国目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劳动关系松散而极不稳定;劳动条件差而工资待遇低;非正规就业人员缺乏来自社会的制度性保护;缺少职业培训以及就业服务;多头管理,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相关规定操作性不强,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等。针对非正规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管理体系、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使农民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享受平等的待遇,这包括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与转移流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服务制度等。但是,这一改革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政府以财力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二是城市容纳能力的制约,即便是城市本身和城市群体的不断发展,也有一个承受能力问题。显然,必须把握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义 《财经科学》2002,(5):66-71
我国现行退休制已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由多种因素诱致的职工提前退休问题日趋严峻。本分析了制约我国退休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经济转型与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均对退休制度调整具有重要的潜在制约作用。作提出应坚决抑制提前退休,渐进推进弹性退休政策,实施标本兼治的退休制度综合改革策略,强调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的调整是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的模式,这是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抉择。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事实上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障碍。而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大力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广东城镇老人日益旺盛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严重短缺的社会养老资源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广东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业严重滞后,不完全是经济问题,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针对目前城镇养老服务业的严峻形势,政府应极力打造广东老年社会化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以适应广大城镇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人口乡城流动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保护伞”、“安全网”、“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已成为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而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有着重要地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问题,特别是对农民的结构性流动来说,在目前还仅仅只是个开端,从人口颖城流动的角度审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凯 《城市建设》2010,(5):424-425
随着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农民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但在实际征地中,由于相关政策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很多失地农民面临“进无出路、退无保障”两大难题。形成原因主要是:1、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失地农民就业难:2、目前各类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普遍偏低,政府还没有全面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失业农民没有养老保障;3、补助方式不完善,使失地农民成为”三无”(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人群。解决办法:建立“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经济补偿”三位一体的长效保障机制。1、构筑就业保障线;2、构筑养老保障线;3、构筑生存保障线;4、构筑政策保障线。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问题凸显,而民生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四大基本问题的支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和改善当前财政政策的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反贫困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转入重点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新阶段;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冲击日益显现;经济增速放缓对社会保障事业未来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压力。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目标思路:适应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巩固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探索推进相对贫困治理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并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强化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功能;促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发展;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从社会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其他重要领域提出了若干改革举措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的主要症结有三:一是社会保障统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完整、不及时;二是社会保障法规的严重滞后和不完善;三是其它社会福利救济事业体制改革滞后。缓解对策:根本对策是健全社保统计、完善社保制度、严肃社保法纪、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配套措施是要规范改制、加强和完善低保管理、多渠道大力发展其它社会福利救济事业。  相似文献   

13.
张一珠 《经贸实践》2016,(8):175-175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中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加速意味着我国社会将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满足老年人口需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服务制度的探究,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可能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藏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益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性人力资本积累量不足。基础性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是制约西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低,教育资源分布不舍理是西藏教育投资的主要问题所在。作者从解决制约西藏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的相应对策是:第一,加大基础教育类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教育投资结构,提高基础教育类投资效益;第二,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建设,通过人口集聚以获取教育类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通货紧缩、消费需求不足和失业等,产业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体制改革重点及主要做法是继续深化财政、信贷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费改税的进程;重视和加强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的内在稳定器”,是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发展商品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同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困难主要不在于项目的确定与推行,而在于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因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管理便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增长目标优先、就业目标滞后,导致就业增长日趋缓慢;二是数量目标优先、质量目标滞后,导致经济增长的就业创造能力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有效促进就业、调节人力资源市场和维护就业公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充分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理想的社会就业状态;充分就业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社会经济特点进行量化,东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远远不及沿海、沿江地区,因此,东北地方政府“扩大就业”的压力就较沿海大。无论目前的就业统计口径如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由于经济体制转换滞后,产品、产业周期、结构等老化状态,造成了城镇中的几百万的失业人口。因此,当务之急不是盲目扩大就业,而是确定一个科学务实的充分就业目标。一是要借鉴国际上的充分就业标准,研究不同时期西方社会成功的充分就业标准;二是要考虑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的承受能力;三是要研究确定地方政府的就业指导制度、方式、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