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2010年间,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虽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上较低。通过构建完美市场和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较低的形成机理。计量分析发现,在影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的因素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劳动力流动规模等因素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是其作用小于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作用,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独立发展形成的偏离度则有负向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提升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程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与城镇化反应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的协调发展将会促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吉林省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地带,是连接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纽带,研究吉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关系,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1-2014年数据对吉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进行了演进情况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钱-赛一般模式分析,再基于聚类分析对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明显相关的,但城市化发展失衡,不能满足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的工业化的要求,并且省内区域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均衡,难以带动经济和谐发展。针对二者发展的障碍,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满足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疆工业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探求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对策选择,以期能够得出对于二者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值和就业结构建立反映工业化内涵的综合指标,测度2000~2012年全国"四大板块"及各省(市、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进而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两者的协调度,并检验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且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各省"两化"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两化"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疆工业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新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探求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对策选择,以期能够得出对于二者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阐释;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三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模式。在这三方面的研究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阐释居核心地位,因为只有理论上阐释清楚了,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及模式的认识和评价才有理论依据。但如何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政府部门及理论专家的一个经济难题。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如何协调发展、相互推进,不仅关乎就业问题,更关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首先基于经济学视角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现状,并就其间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张,我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描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目前山东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助于山东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针对性策略,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统筹二者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务农人口较多,解决好本省的“三农”问题,统筹山东省的城乡发展,是山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点,以此来探讨如何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陈燕茹 《经贸实践》2016,(3):259-260
工业化与城镇化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制约.本文以柳州市为例,通过对其历年统计数据的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柳州市城镇化的发展逃不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困局——滞后于工业化,但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清和  谢良 《时代经贸》2007,5(11X):17-18,20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其实质是农业工业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特区农业产业化面临发展薄弱、产业化经营方式不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劳动力转移数量波动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中村”问题较难解决等问题。为此,特区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制定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卫 《经济前沿》2010,(3):33-40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明确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成长过程,并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农村能源产业的成长过程、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进程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工业化进程进行基本判定有助于正确作出经济决策。社科院课题组对中国1995年至2005年省际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国内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封其指标体系进行丰富,相应修改其指标权重,并改变其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依托河北省1949年至2007年相关经济数据,封河北省的工业化进程进行纵向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地方实践,通过对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分析,提出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当前城镇化中诸多问题的正确选择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陈海勇 《时代经贸》2007,5(1X):63-64,6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浙江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浙江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如何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内涵,创新城镇化模式路径,引导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值得研究。通过对我国现有城镇化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城镇化模式中以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以就业规模决定人口规模的城镇规模创新,实现联合办公、综合管理的管理方式创新,发展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和文化建设中抓教育的创新,以推进城镇化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工业化与城市化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海龙  黄明 《技术经济》2011,30(9):52-57
对辽宁省的工业化水平、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工业化率对城市化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相对偏低。提出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服务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以提升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追求城市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针对全国30个省份,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低碳发展时空耦合关系,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力因素。结果显示:(1)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低碳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稳步上升、持续下滑、波动上升、波动下滑四种特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均有分布。(2)时间序列看,耦合协调度除个别地区呈波动上升外,其余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空间格局看,不同年份各地区呈不同耦合协调类型;2016年耦合协调度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已经发生转变。(3)空间计量结果看,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强的正向溢出效应,且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城镇化率、地区产业结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PM10浓度及环境规制对耦合协调度呈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