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系统导向审计的缺陷及规避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在风险导向审计时应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克服其局限性,强化审计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仍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但在具体内容上与系统导向审计有较大的差别;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有: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控制测试、交易业务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  相似文献   

2.
目前,风险导向审计已经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新趋势,在银行内部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对于改善银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在银行内部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峰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154-15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突破和创新,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动向。企业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将内部审计自身的职能与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阐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王胤生 《当代经济》2010,(9):138-13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弥补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缺陷,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入手,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及其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创新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为工程审计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降低各类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效率和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审计实施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文彦 《经济师》2009,(3):179-18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审计的局限和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取代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必然趋势,探索审计实施框架的重新构建,对审计实务工作者扩大视审计视野、创新审计思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当今审计界所普遍认同的先进审计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审计实务界推广使用的时间较短,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于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风险的认识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府审计风险普遍存在,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需求极为迫切。在防控风险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很多优势,是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该在政府审计中得到应用,风险导向的理念与方法也确实可以为政府审计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差异,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问题,以及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秋菊 《当代经济》2016,(10):42-43
为实现审计全覆盖、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风险,传统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需要,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恰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本文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定义,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政府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以及政府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途径,以期能对政府审计部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审计风险准则中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精神,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定义入手,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审计是对一级政府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财税部门属宏观调控部门,层次较高,资金收支数额较大,流向面广,财政分配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因此,财政审计较其他专业审计也就存在更大的风险。只有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采用严谨的审计程序和科学的审计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刘文欢 《时代经贸》2007,5(6X):92-93,95
世通舞弊、安然破产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迫在眉睫。企业内部审计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在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成为后安然时代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内部审计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和风险防范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李风平 《时代经贸》2007,5(7Z):54-55
审计重要性作为一种审计风险的判断标准,贯穿于风险导向审计的整个工作过程。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和相应的审计风险。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率的关键,把握这种关系对于审计理论和实务都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检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定价是否充分考虑了公司外部治理特征及其风险,并探讨了外部治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外部治理尽管在审计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治理效应不太明显,部分重要的外部治理风险因素并没有在审计定价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本身所积聚的种种风险日渐显露,并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金融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和程序等因素,就决定了金融谮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必然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即金融审计责任越来越大,金融审计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为了降低审计风险,金融审计需要重点从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强化金融审计,以提高金融审计质量,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应贯穿于审计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同时,要求审计人员将审计资源有效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在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必须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等进一步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种风险不断增多,而且还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近年来,随着审计创新,有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将风险降低到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通过管理审计的方式倡导和推动企业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值得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Using data from 114 Chinese banks from 2009 to 2018,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wealth management products (WMPs) on bank risk and the role of audit committee effectiveness. Three main results emerge. First, WMPs increase bank risk, especially insolvency risk, portfolio risk, leverage risk, and ROA volatility. Second, the effects of WMPs on bank risk are weaker in banks whose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have more financial expertise or longer board tenures. Third, further results show that: (a) principal-guaranteed WMPs have weaker effects on bank risk than principal-floating WMPs; (b) the policy known as “Notice 8” issued in 2013 weakens the effects of WMPs on bank risk; and (c) short-term WMPs have stronger effects on bank risk than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WMPs.  相似文献   

19.
CPA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法律风险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基于法律风险损失的视角,对CPA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博弈进行重复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法律风险损失足够大的情况下,CPA与客户各自理性的选择应是相互再合作,即CPA履行职责,客户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因此,规避法律风险损失对提高审计质量有积极作用,对我国相关法律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on audit hours, which we use as a proxy for audit efficiency. We examine the hours worked by auditors in completing 2322 audits in Korea between 2006 and 2010. Audit efficiency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total audit effort required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audit. Using a sample consisting of firms maintaining a certain level of audit quality, we investigate whether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reduces audit hours. We find that comparability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udit hour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comparability on audit hours is attenuated for firms that are ‘highly followed’ by financial analys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proposing a possible way to improve audit efficiency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While prior studies show that a client’s inherent risk and control risk lower audit efficienc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comparability between financial statements facilitates audit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 audit efficiency reduce the opportunity costs associated with audit effort and thereby enable auditors to spend more time and effort focusing on high-risk engagements. Comparability is one of four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accounting conceptual frameworks.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bility, there is very little research on its benefits. This study mak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by measuring audit effort using a large database of audit hours worked by auditors in Korean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