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7,(1)
高等院校法学院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责,促进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其社会职能中一项艰巨而重大的职能。法学院学生服务农村的机制上尚存在较大的缺失,应发现自身优势,具体研究农村实践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互动之间的可行性。针对法学院服务农村法治建设路径中的缺失,建立奖励机制,构建农村实践与教学课程系统等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完善法学院在农村法治建设中的服务内容,达到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行为缺失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政府供给行为缺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文章就政府供给行为缺失进行分析,从制度安排上提出了规范政府供给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超 《江南论坛》2010,(12):21-22
农村法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法治化。当下,农村法治普及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持续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对农村法治的普及已成为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围绕农村法治普及的路径这一主题作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4.
农村法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法治化.当下,农村法治普及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持续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对农村法治的普及已成为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围绕农村法治普及的路径这一主题作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6.
农村大量存在的息讼现象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阻碍因素。究其原因有传统文化影响、农民自身素质制约、经济成本考量等,但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法律援助制度的缺失抑制了农民诉权的行使,给法治权威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完善适合农业社会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以成为抵消“息讼”对我国农村法治进程消极影响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孔繁金 《经济师》2004,(8):34-35
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 ,导致了政治文明建设必需的农民政治主体意识缺失、法治意识淡薄、政治活动意识的缺乏和政治文明建设所必需的思想解放条件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目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农村的法治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农村法治状况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从中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治环境差、农村法制不健全等,导致农村法治进程比较迟缓,在调研的基础上,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作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影响,不仅导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也造成农村社会政策制度的严重缺失,成为当前农村各种突出矛盾的主要根源。法律制度的缺失是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入手,就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今越来越多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经济交易、日常社会交往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在法治建设的视域下作一粗浅探讨,认为在法治视野下构建诚信社会,应当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法律是重要保护手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法治要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功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功能以及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守法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云南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对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与建设美丽乡村三者的辩证关系进行梳理,重点分析目前影响云南农村生态环境的四大问题,并据此,从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出发,提出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结合部处于动态迁移状态,其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化解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四川达县城郊结合部为例,揭示并分析了城郊结合部主要的用地及生态环境问题建,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其主要包括:(1)科学制订城郊结合部不同层次的规划;(2)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监管;(3)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与经营体制;(4)强化城郊结合部生态环境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农民的环境行为可以划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二者互动互构,形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内在生成机制.目前,学术界还很少关注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将以环境行为为研究视角、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建构一个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的分析框架,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农村基层的民主法制建设,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关系到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农村的民主和法治建设问题。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农村法治的现状及滞后的原因,进而对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路经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但也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河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指出河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物质、制度、文化、行为四个层面分析探讨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系统性地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