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断减弱,各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天量的货币投放再度引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货币数量理论所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所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在货币供应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问题上存在分歧.正确认识这种分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1996年1月~2009年3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在引进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数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与价格水平CP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数量理论在中国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M2和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M2的增加并不能引发CPI同比例的上涨;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存在,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化对CPI有重要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不明显,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不会对CPI变化产生明显影响;CPI具有较强的惯性。因此,当前中央银行要引导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将货币政策目标的重心由保经济增长回归到维持物价稳定上来,防止预期的通胀变成现实的通胀;同时,还要关注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对CPI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济》2012,(3):136-139
1 通胀压力走远了吗? 国家统计局2月9日公布了2012年1月的宏观经济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5%,百姓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10.5%,元旦和春节假期因素被认为是推动1月份CPI反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CPI的小幅反弹,反映了当前怎样的一个物价形势?未来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价格与CPI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CPI数据和粮食批发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关系,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每上涨1%会使CPI上涨0.336%;从短期来看,粮价对CPI有滞后1期的影响,CPI对粮价有滞后3期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粮食价格的国际效应、供给效应、市场预期效应和政策效应,未来几个月我国粮价将有所上涨,但涨幅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4.
在界定大数据的特征基础上,对我国现行CPI的调查方案进行概述。对我国CPI调查在大数据时代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主要包括:可以同时计算多种CPI;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误差;改变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对统计体系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设想大数据时代的CPI调查的流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性地研究了中国自1986年以来发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时段,并从货币供应量的视角出发,选取了1986—2015年的M1、M2、CPI的增长率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图示法和Eviews9.0软件分析M0、M1、M2增长率和CPI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得出M2增长率与CPI增长率有着密切关系,货币供应量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通货膨胀的调节,应时刻警惕M1指标的变化,但更需注重M2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结合当下实际,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内总体物价水平没有出现通胀迹象,但中长期仍需防范滞胀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物价运行环境的悄然变化,本文以货币数量论和结构性通胀理论为基础,使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上涨的货币现象显著,人均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抑制了CPI的较快上涨;与加快的工业化进程驱动对CPI上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对降低CPI有着积极意义;粮食价格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助推了CPI爬升.为此,应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保障农业生产,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与此同时,应不断提升货币流通速度,降低CPI上涨的货币压力,并及时调整CPI权重,提升CPI指数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引起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诱因很多。通过2006年1月—2011年8月的月度数据检验金融危机前、危机期间和危机后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互动关系表明,三个阶段的二者关系变化显著,而且危机前后农产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比危机期间更明显,这一结果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产品品质不能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股市本轮大跌,基于调控CPI的政策导向显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CPI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判定经济在未来一定时期发展趋势的温度计。如果CPI升幅过大,往往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政府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CPI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4月16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指标,其中三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CPI、PPI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9年间的月度数据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PPI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反之PPI与CPI也是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且以CPI和PPI为代表的国内物价水平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反向影响;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很小,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所以要采取措施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经济条件假设下构建了一个了影响CPI的因素假设模型,并使用2003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CPI的增长机制。结论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占款与CPI滞后因子等对我国CPI存在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其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有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成本上升型”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间接渠道又可细化为预期渠道、联动渠道和扩散渠道。在比较国内外商品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缩写为ICPI)。并以CPI、ICPI、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构建计量模型,得出:货币供应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产出缺口次之,ICPI再次之;但如果考虑到ICPI的波动幅度远大于货币供应量和产出缺口的变化,那么ICPI对CPI的影响可以与产出缺口和货币供应量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把握物价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尺度分析发现,中国CPI存在准3.9月、准8.4月、准16.4月、准45月四个波动周期和一个递增趋势.综合考虑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对CPI不同周期性波动的内外驱动因素进行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CPI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荒"频现迫使政府多次上调上网电价。然而,在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上调上网电价是否对PPI和CPI构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导致通胀加剧的疑问亟待回答。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了上网电价波动对中国PPI和CPI水平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上涨对中国PPI和CPI的影响都比较小,并没有导致通胀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对PPI和CPI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约为6个月和3个月左右,其中对PPI的影响比对CPI的影响要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是从上网电价→PPI和上网电价→CPI;两者反向传导以及PPI→CPI并不畅通,但CPI→PPI的反馈效应不容忽视。进而本文提出了适当上调上网电价、继续规制销售电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胀将是2011年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虽然2010年货币增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依然高于历史趋势水平,而且由于货币因素传导到通胀大致有6个月的时滞,2011年上半年CPI将持续上升,年中将达到5.5%左右的高点,随后会有所下降,年底CPI可能回落到4%。2011年通胀的加速不仅体现了后危机时代周期性经济因素的正常化,也将反映中长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驱  相似文献   

15.
CPI和PPI数据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就我国目前两项经济数据来看,CPI和PPI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从CPI和PPI各自的角度出发,分析二者走势分化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在未来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背景下,二者走势会逐渐回归于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1985年至2015年的贺州市CPI数据,利用Evies6.0软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贺州市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两年贺州市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仍然还会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SVAR模型以及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2005年的新汇率改革之后,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间的动态关联。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在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三者的同期博弈中,外汇干预不能即刻影响同期汇率。利率的上升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均会对同期名义有效汇率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太显著。在三者的动态博弈中,外汇干预是非冲销和有效性得到验证,外汇干预信号的假设可以成立。此外,即使利率的变动并不针对汇率,却带来汇率的大幅波动。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可以有效抑制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提高,并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容易造成CPI的反弹。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观测到的通货膨胀可以分解为趋势成分和暂时成分,其中的趋势成分即核心通货膨胀。准确度量核心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形势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贝叶斯Gibbs Sampler方法应用于估计该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以克服卡尔曼滤波的缺陷。本文估计了1991-2010年的核心CPI,结果表明估计的核心CPI很好地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变化,同CPI相比,核心CPI有较小的波动性并且与货币供给增长率具有更强的相关性。由此得出结论,当前只要食品价格不出现持续的大幅上涨,同时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即使个别食品价格上涨造成CPI上涨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国经济在高位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CPI的增长也结束了低位运行态势。宏观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暂告一段落,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而CPI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其预测的准确性也就更加重要。为此,本文利用近几年来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数据,通过计量方法研究了商品期货市场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提出期货市场可以成为CPI预测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立 《经济问题》2012,(7):35-38
选取1997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定基处理和季节调整,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该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CPI和P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与PPI互为格兰杰因果。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CPI和PPI自己对自己的变化的贡献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