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是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政策与科技治理领域的必然要求。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治理模式理论是分析组织性质与治理模式的经典理论。创新研究群体是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我国基础研究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从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角分析其组织性质、合作网络与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是科研合作网络组织与中间组织,治理模式走向为网络治理。明确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并实施网络治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研究目标实现与高水平团队培养。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与建设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3年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与建设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学科结构、管理和激励机制、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团队理论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团队风格、团队精神等,以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运用为定位,从队伍建设、规范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发展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评价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组织使命、组织目标等组织内外因素的特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比一般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绩效评价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已大致形成共识,绩效评价标准也渐趋成熟,绩效评价方法多属定性描述。但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史较短、统计资料欠缺、制度设计不全等因素,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要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上有所突破,应该做到制度创新、方法集成、内容创新,并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产生的心理过程出发,以武汉市50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激励、创新动机、团队创新氛围3种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方式。实证结果发现,组织激励、创新动机、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通过依次检验,证实了创新动机在组织激励和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根据所得结论,从激励体系、成员甄选、文化营造等方面,对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共被引分析表明,虽然国外针对团队簇及其管理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但团队簇的多边界协作、群体导向介入、网络影响特性、新合作效应及容量等问题正在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据此,关注团队簇层面松散协作关系下的创业生态与创新网络嵌入管理难题,在探讨创新创业交互属性并评述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凝练出团队簇管理概念与特征,对应研究热点,归纳团队簇管理在多元创新情景响应、考虑分散协作的社群决策技术创新、考虑动态有效性的协同演化机制、考虑知识生产的创新效能扩散机理等方面的解析评价要点。该研究能够为创业导向下的初创企业及创业化组织变革、创业协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进一步探索热点问题的解析评价方法与整体研究框架,丰富与扩展团队管理、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等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在分析政治需要、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3类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系统失灵是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立足点。建立了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诊断、解决方案、政策评估和反馈等步骤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绘制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图和系统失灵对照查找表。提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流程模型可操作性强,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具体而富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以创新性任务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能够跨越时间、地点和组织边界的障碍.知识流动是知识通过一定媒介和路径在知识主体间运动的过程,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创造.知识的共享和流动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功的关键,研究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内部知识流动,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分析了其知识流动机制,指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分为宏、微观两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影响其内部知识流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知识特性、主体因素、交互因素和情境因素四个维度,为提高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效率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_项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规模系统性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其创新活动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面性,决定了重大专项必须针对不同的创新活动建立与之适应的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详细梳理技术创新和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演变,将技术创新分为3类: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个人/单个团队的创新活动、多个团队协作的创新活动和全行业/领域/社会参与的创新活动;独立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对典型的创新管理模式,即,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和协同创新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协同创新体系,其创新体系的协同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技术、组织管理和重大专项与外部环境。期望所做研究对国家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团队创新绩效对组织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成为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I-P-O模型,基于团队情感过程,以团队建言集中为边界条件,构建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链式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来自两阶段54个科研团队304份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团队建言数量正向影响团队情感承诺,团队情感承诺正向影响团队工作激情,团队工作激情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2)团队情感承诺和团队工作激情在团队建言数量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团队建言集中负向调节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情感承诺的作用。揭示团队建言数量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复杂作用机制,可为团队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围绕支撑高校图书馆服务程式转变的组织模式创新问题,在对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即兴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兴能力是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主题。综述了即兴能力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测量维度和研究层次,并从个人、团队、组织3个层次综述了即兴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新的工具和思路,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在企业的战略选择基础上,采取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绩效。企业以创新战略为导向,应该辅之以何种人力资源实践,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模式,结合美日企业的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出支持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高校2004—2008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数据,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样本,选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数据,作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样本,计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分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基于集成动员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理论,针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明晰等问题,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机构的引导下,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和功能集成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流程和成果转化流程两大板块提供相关服务,并构建相关运行保障机制,进而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集成化、敏捷化、模块化、高效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在机制上求创新,体制上求改革。应从组织管理模式、资金使用机制、技术支撑体系等多方面研究分析科技扶贫的机制创新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许多组织引入了虚拟团队的概念,以满足全球化、组织间协作及有效配置资源的需求.本文以虚拟团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人力资源中绩效的相关理论,围绕虚拟团队绩效管理的管理流程进行了研究,对虚拟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虚拟绩效管理在实践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弥补当前学界对跨区域多主体创新团队研究的不足并有效解决西部经济持续发展中高端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的新型合作模式。为深入系统地剖析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研究现状,首先从创新团队的定义、问题、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4个方面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创新团队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两个维度对创新团队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动态分析,最后从团队人才引进与管理、协作交互影响、合作效果评价、知识转移4个方面对创新团队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外智引联团队的地域性、灵活性等独特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朱飞  郭泓嵩  章婕璇 《经济管理》2023,(12):102-119
探索团队断裂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创新导向型多元化团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团队断裂带如何影响团队整体创新行为,对个体创新的影响缺乏关注,且有限的相关研究之间也存在观点分歧。本文基于社会促进理论,阐述了团队断裂带如何作为一种社会促进因素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自我呈现观和分心冲突观的双重视角,探索并检验团队断裂带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通过两时点的在线调研收集到来自55个创新导向型团队的347份配对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导向型团队中,员工会对团队断裂带产生两种差异化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个体任务复杂性较低时,团队断裂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使其在“奋起”状态下增加个体创新行为;当个体任务复杂性较高时,团队断裂带会诱发员工的情绪耗竭,导致其在“躺平”心理下减少个体创新行为。本研究深化了团队断裂带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微观解释机制,为多元化团队的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设计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优化创新过程,从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提出沟通管理对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绩效有较大的影响,但是沟通管理如何优化知识创新过程进而影响其创新绩效,在此之后创新绩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沟通管理在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正、负反馈的动态特性;对沟通管理在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中的反馈机制进行了数学描述,并解释了知识创新绩效形成S型曲线的原因;最终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沟通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