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大部分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民非农就业成为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同时,大量"农民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3.
黑龙江省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的变动将引起非农就业的供给量的变动,而农业生产率水平、人口增长率、接受教育水平等的变动将引起黑龙江省非农就业供给的变动,即通过改变供给曲线的位置引起每一时点上农村富余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拥入城市,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研究表明,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制度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培训机构不健全是障碍形成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性问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克服城乡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主张,加大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就业,或者从事非农行业,这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也正好随应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变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民非农就业必要性,提出了农民市民化应克服认同、身份、素质三大障碍,从教育培训、户籍制度、城镇化三个方面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分割状况出发,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稳定性的基础上,阐述并强调了现阶段农业缓冲作用的重要性。用宏观数据及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过去20年经济波动与农村非农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经济转型时期保护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认识和保全农业的这种缓冲作用,尤其是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以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计安全。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的背景下,走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第三产业发展之路,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其中,政府教育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经验,推进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将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民减贫构建在一个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行为对其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转出和转入都能显著降低农民的贫困风险;无论采用国家贫困线还是采用国际贫困线来衡量,农地转出与转入对中国中部及北部的农户家庭减贫作用最为显著;农地转出与非农就业相互正向影响,农地转入与非农就业相互负向影响,但农地转入对非农就业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农地流转通过非农就业对农民贫困产生间接效应。目前应合理引导低效劳动力转出农地,从事非农工作,改善家庭收入;促进农地转入户向职业农民转化,特别是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更是一个值得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课题。本文运用微观数据,用Probit模型来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性别差异、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不仅是农业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农民就业问题。这是关系到千万黑龙江省农民生存发展的核心所在。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农民的生活和收入就有了保障,社会就更加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农民就业转移,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总量GDP、非农GDP及第三产业GDP的增长均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是,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总量GDP和非农GDP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弹性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第二产业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未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第三产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力量,且中西部地区的这种促进能力更强。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必须提升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7,(4):106-11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就业取向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差异的产生与人群组间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工程暂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带动效应不显著;最后,项目的脱贫效果随贫困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脱贫效果显著。尽管农户增收主要来源于退耕补贴,但考虑其生态保护效应、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扶贫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应当予以持续。在此过程中,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就业数量和层次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民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抓培训就是抓就业,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特征,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具体阐述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指数分解方法说明了非农就业发展的结构效应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利用该方法的分解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发展的结构效应在整个改革时期呈“U”型发展轨迹,在上世纪90年代末跌入谷底,进入20世纪后高速反弹,而且地区间不同的结构效应可能是影响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原因。本文还就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发现非农就业发展是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