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垄断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生产成本与市场需求两个决定性条件。如果影响这两方面条件的因素发生了变化,自然垄断的边界就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规制政策也要随之变化。对于转轨经济而言,企业内部高昂的交易成本,经济转轨带来的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使得自然垄断产业内竞争的引入有了可能。鉴于中国实施渐进的转轨方式,部分放松规制将是规制改革政策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使经济结构转型在当前中国显得极为迫切,“大陆型经济”模式为中国提供了样本.本文以经济结构转型的三大构成要素即目标模式、转型条件(初始条件和终极条件)和过程方式(实现路径)为逻辑主线,揭示了“大陆型经济”具有大国经济、可持续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的三大内涵特征.以此提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陆型经济”目标方向以及实现转型的条件,并对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路径选择进行剖析,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存在初始条件向终极条件转化的路径梗阻,传统的路径依赖(东亚模式)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路径梗阻的表象,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干预下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开发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东西部的差距在进一步增大,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交易成本高昂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降低交易成本是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曹骥赟 《经济管理》2006,(19):82-86
近年来兴起的空间经济学中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表明,我国西部开发除了应提高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之外,更要着力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培育西部内部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5.
垄断已成为我国市场发育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经济性垄断发育尚不成熟,行政性垄断行为突出,危害极大。禁止垄断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政府体制,加强反垄断立法,明确行业协会职能,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流动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正交易成本框架下进行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研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必要补充,涉及规制制度、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等问题。建立适宜的规制制度能够降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政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规制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马桂兰 《当代经济》2007,(20):86-87
文章分析了独资化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参照各种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制度因素、交易成本因素和垄断优势因素三个方面该独资化趋势作了动因分析,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共享经济的缘起与发展在于资源的供需主体在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和巨大交易成本下如何通过改变契约缔结方式来创造剩余并改变和转移剩余控制权的分配方式。不完全契约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共享经济的缘起、发展,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通过将存在隐性不完全契约交易成本显性化,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使原来不可交易的资源进入可交易的范围,并通过互联网媒介和平台,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06,(9):2-2
<正>并购重组(M&A)是世界证券市场发展过程永恒的亮点。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接近尾声,中国并购市场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阻碍上市公司并购的障碍正在逐步扫除,非流通股逐步流通使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通过全流通的市场化运作,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行政垄断的现状,降低了重组并购的交易成本,让产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和二级市场收购有了结合起来的基础。全流通下M&A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最诱人的投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行政垄断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非常关注的话题。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不同,作为转轨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常是依靠公共权力来获取产业的独占地位或达到区域市场封锁的目的。行政垄断往往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社会福利的损失、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等。研究行政垄断的政策意义在于寻求治理措施,以推进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27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建立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本文主要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国统区的财政状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概述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情况,为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建立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本文主要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国统区的财政状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个方面,概述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情况,为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言东 《经济师》2003,(10):26-27
市场经济是以交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任何交易中都包含信任的成分 ,和交易成本一样 ,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对交易中信任问题的普遍性、信任的内容、信任的原因和理由以及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斯定理和中华文化的关联,不在于零交易成本,而在于交易成本为正的真实世界。文章发现,通过与寻租、关系和单一权威等概念的比较,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确实可以和中华文化建立起直接的、明确的关联。而且,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与科斯的交易成本一道,有许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题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市场竞争的本质精神在于尊重并依赖市场的统一性、自由性、公正性、竞争性。而行政性垄断则以行政手段强行配置资源 ,取代资源的市场配置 ,从而限制了中国规模经济的健康成长 ,阻碍了竞争力的普遍提高 ,因而反行政性垄断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这不仅是深化改革、培育国内市场的需要 ,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市场上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之所以盛行,反垄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原因在于人们反待反垄断问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中国目前不需要反垄断法,反垄断不利发展规模经济以及行政垄断范畴,事实上,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迫切需要反垄断方法,反垄断不仅不会阻碍规模经济反利于发展规模经济,行政垄断也应该纳入反垄断范畴,要有效制止垄断行为,就必须走出反垄断的认识误区,尽快出台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7.
韩培花 《经济论坛》2002,(20):11-11
一、中国经济领域内垄断行为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危害分析1.行政性垄断行为。行政性垄断是指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出发,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商品自由流通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今天,行政垄断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行政垄断形成的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资源不能向效益好的环节配置,造成国家整体经济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地方保护使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策略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辉晖 《经济师》2006,(4):43-44
引入外资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决了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还在于推动制度转轨和体制创新。同时,也出现了污染生态环境、排挤内资企业、垄断部分市场的现象。我国政府需要对目前的引资政策做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垄断、竞争与管制、中国铁路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产烽组织理论中的SCP基本框架对中国铁路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进行证分析有很有效。中国铁路行业相当高的行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性以及进入退出障碍表明中国铁路行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产业;其政企合一、运输质量低下,运价不合理等为弊端亟待解决,从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来看,中国铁路改革空间很大,兼顾竞争与管制,从政企分离,非自然垄断与自垄断业务相分离的原则出发,网络分离是中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属于垄断的一种形式,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和特点;同时,中国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是在转型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又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在这样一种管制条件下,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失去了原本应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再加上垄断自身存在的由于缺乏竞争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使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