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国际粮价上涨过快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某些欠发达国家,甚至引发了骚乱。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较好地抑制了粮价过快上涨,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隐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理性应对粮价上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至今,国际粮价飙升、国内粮价持续大幅上涨.带动了新一轮的价格普涨,日益严峻的“粮荒”使许多贫穷国家民众面临饥饿威胁.不少国家也因此面临社会动荡的风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话题。事实再一次充分证明了“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稳天下安”的重要性、正确性、长久性。因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粮情出发,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一定要居安思危,处丰虑歉,保持清醒头脑,怀有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把粮食安全问题扩大化,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长期正视的困难与挑战。当前,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变化、存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重新审势,积极探索新对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确保粮油流通规范有序、宏观调控有力、市场保障有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主流的意见认为,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影响国内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值得关注的原因是,在中国的粮食供给依然偏紧的背景下,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公司)作为国家战略性粮食储备主体,超常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百价之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06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释放出强农惠农强烈信号.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2012年。我国实现了粮食九连增,2013年有望实现十连增.创造出历史奇迹。中国粮食丰收.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粮食丰收之年.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粮价持续走低情况.农民“卖粮难”现象有所抬头.“可以放松粮食生产”的思想又开始出现。认真分析国际和国内粮食形势.笔者认为.在我国粮食丰收之年仍需调动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国际粮价暴涨,国内粮价上涨势头近期也有加速趋势。对于国人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平均占比达33%以上的国家而言,粮价上涨给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更大。2008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粮价上涨幅度远远高于中国,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小,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比重较低,高粮价并没有对CPI造成多大压力。比如美国第一季度CPI为4.1%,加拿大为2%左右,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粮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同时它也关系着公民个体的生计。粮价的涨跌左右着农民的收益、粮企的利润,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内粮价的高低变化必定与国际粮食市场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10,(4):37-37
为引导市场粮价平稳上升.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粮食供需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仍然很大。为将今后中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必须确保2020年前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同时,明年起逐步实现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接轨。显然,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此举不仅及时必要,也反映出决策者对于局势的认识和把握是清醒、均衡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四年来,粮食收购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化,监管形势日渐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工作,成了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为,做好以下几点,对做好新形势下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近期,国际粮价飙升。粮食形势风云跌宕,导致不少国家闹“粮荒”。这一轮国际粮价变动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