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争端"指的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日本是南海争端的重要角色,其处于政治、经济、安全的实质利益考量,利用东盟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以及区域外大国竞相介入南海争端的时机,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之上,为制衡中国,追求海洋强国梦介入南海争端。对此,中国一方面要坚决反对日本的介入,另一方面也要采用多种手段有效控制南海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日本的战略重心逐渐向东南亚转移,不断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在地区主导权和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日渐加剧以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日本就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南海争端,企图以此来牵制中国和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由此来看,探讨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原因、制约因素以及未来走向问题,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具有颇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蕴藏着丰饶经济资源的南海不仅引来了周边国家的抢夺,而且招徕了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猎取的目光。南海主权博弈实质是经济资源的博弈,南海归属的纠纷已经不再是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问题,而是国际化的问题。因此,解决南海海疆争端,中国必须修正原有的被动应对策略,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采取合纵连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等策略谋取自己能够驾驭南海主权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清外交官员,张荫桓对外交与内政的辨证关系有深刻的认识,不仅内政影响外交,外交反过来也影响内政,他希望仿照西方改革中国的内政,在他的心目中,内政对外交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此而付诸了很多实践,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力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改其过去所持的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从政治、军事上遏制中国,并掠夺南海的石油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南海政策将表现为如下内容: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努力争取对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构建多边安全机制;以南海问题影响并牵制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泛指亚洲东北部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的滨海边疆区、蒙古国全境、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北亚现在存在着诸多僵局,如地区国家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地区多边安全对话停顿、地区一体化进程停滞、地区国家在历史问题上纠纷不断。东北亚僵局主要是安全僵局,原因在于东北亚地缘关系复杂,缺乏一个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大国,域外大国的插手,缺乏有效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破解东北亚僵局需要成立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地区经济合作机制,并进而成立东北亚地区综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是近年来每一个中华儿女所热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针对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和分裂势力不断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尤其针对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不仅使中国统一面临严重障碍,更使中国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解决台湾问题的力度与速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广东南海大沥镇是我国铝材企业最集中、产业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成熟的地区之一.本文针对广东南海铝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南海的铝咖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鸦片战争时期汉奸活动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时期的汉奸问题因内政失修而产生,它反映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之间复杂的关系,折射出了清政府进行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也暴露了中国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主权争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而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单方通过“领海基线法案,,更使中国南海的主权争端问题升级。从国际法角度来说,由于中国和南亚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和毗连区存在重合等问题.加之西方国家对这一争端的参与渗透,导致原本可以清晰的南海主权争端变得复杂起来。中国目前所采取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现在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南海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南海问题也被认为最容易已发冲突的矛盾聚集点之一,它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南海争端也开始国际化。在这种背景下,更应该关注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本文从南海地区的战略态势;南海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南海问题,提出关于南海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影响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我国南海管辖海域屡次展开"航行自由行动",既是维护其在南海地区巨大利益的需要,也是借此打压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随着美国"南海航行自由"的强化,我们必须深入剖析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的实质,并运用国际法,从历史、政治、法律上重申中国立场,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以及主权权利。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侵华的历史过程中,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金融业,掠夺中国的经济,打击中国民族金融业,推进东北金融的殖民地化.伪满洲中央银行是组织这些罪恶行径的核心机构.伪满洲中央银行的职能就是对中国东北进行金融控制,对中国东北经济大肆掠夺,为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筹集资金.在实现以上罪恶目的的同时,还对中国民族金融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殖民地化是伪满洲中央银行的天然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战略东移的背景下,美国奥巴马政府极力通过政治外交、军事布控和经济渗透等方式打造南海一盘棋,对我南海方向安全环境以及解决南海问题带来重大影响,鉴于南海问题中美国因素的牵制,有必要通过利益纽带和国际法理、推进双边解决、推行经略南海战略等手段加以反制。  相似文献   

15.
1961年日本国民年金制度建立,把农民纳入到了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在实现了 "全体国民皆年金"后,把国民年金变为各类年金的共通部分,解决了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相互分立的问题,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多支柱立体化的保险制度.目前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城乡差距大等社会问题与当时日本很相似,因此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的局势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涉及许多重大国际法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图把利比亚干涉模式复制到叙利亚,强行推动叙利亚政权更迭,影响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西方强行推动叙利亚政权更迭是对叙利亚内政的粗暴干涉,违反国际法不干涉内政原则,不经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涉是违反不侵犯原则的侵略行动。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是对国际法律秩序的维护。叙利亚的问题应排除西方干涉,由双方和平解决,若局势恶化应由安理会解决。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但由于历史上的阴差阳错以及个别国家和地区的别有用心致使钓鱼岛列屿也暂时地游离在中国主权边缘.本文试从钓鱼岛列屿本身和日本、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以海洋法为背景作分析,指出钓鱼岛问题的关键是各种利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但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诸如经济上的华资合理流动与华人“效忠”问题,政治上的自由贸易区领导权问题.安全上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南海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家干预经济的本质在于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关键在于使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制度不断更新.后发国家中国家干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世纪后半叶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进程中,目标明确、手段有力、措施正确的国家干预,是日本获得成功的各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七·七"芦沟桥抗战开始,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为止,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中国军民是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