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若森 《经济管理》2001,(12):68-72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理论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诚 《经济论坛》2004,(17):40-41
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可溯源至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有关论述,然而,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综观国内外有关文献,可发现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已非常广泛,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股东控制模式与市场控制模式;②公司治理目标:股东至上与利益相关者至上;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一、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1.股东控制模式。股东控制模式强调公司内部产权安排的重要,突出控制权的决定性意义,但往往忽视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对公司经营者的约束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争论中的几个理论观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4.
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前提是必须确定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就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是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核心是保证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建立充分履行其职能的运行机制,重点是要建立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条件是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5.
贾欣 《经济师》2005,(12):8-8,10
当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改制为公司制。但是,由于企业内部产权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外部存在市场不完善的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所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外部问题已是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文章首先分析国有企业的内外部问题,然后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试论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目前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现代公司制度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内部人控制的起源。对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GDP的主要生产者,大体上可认为是国有控股公司和市场型运营公司两大主体.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如果将这两大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分别理解或界定为组织治理型和市场治理型,则可认知我国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关系的许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规定性.这些规定性既可以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制衡来理解,也可以围绕市场的外部约束来认识.我国公司的组织治理和市场治理受制于特定的制度环境,联系制度环境来研究这两种治理模式,或许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就是把债权转为股权,一般来说,它可发生在任何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像企业债权转股权、企业内部的集资转股权、银行在企业的债权转股权、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权转股权等。但就目前具体操作的情况,国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是将债转股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进行债务重组的经验看,债务重组可以采取“银行和解协议”、“法庭和解协议”、“破产和清算”、“债务出售”、“债务归还”、“债务证券化”、“债转股”等,从不良资产程度和对回收率的预期看,债务重组可依次分为催收、一般性重组、债务延期或避免、债转股、破产诉讼等,究竟采取哪种债务重组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务重组在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受到的约束,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引起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基本上是对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债务重组只能是银企合二为一的整体重组,这种整体重组既不能实施大规模破产清算的“硬”措施,这样地造成社会不稳定和大的金融风险,但又不能实行像催收、一般性重组、延期、免息、免债的“软”措施,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银行、财政的承受力不行,债务重组证券化现在又不具备条件,经过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收益、成本比较最后才选择了债转股这一形式是把债转股当作权益之计,仅仅为了企业脱困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还是把它当作治标治本的措施,为改变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债转股”这一资产重组方式运作的成败,其实,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早在1993年就讨论过和建议过,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其原因便是认为国企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重。所以改革措施多在如何降低负债率、如何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在更深层增加新投资和推动创新方面明显不足,结果不仅没实现“脱困”,反而还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找准“解困”的关键点,如今国有企业脱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选择了债转股这种方式,分别成立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家经贸委首批一次圈定了108家债转股企业,从北京水泥厂的债转股开始,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实施了债转股,以这样快的速度实施,似乎让人感受是件很容易做的事,是为了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必须马上完成似的,故而对债转股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债转股的实质及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债转股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改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利息和税收负担重,而是经营机制没改变,有效治理结构没建立起来,更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而企业资产盈利能力低下,亏损逐年加大,银行贷款也就越来越多,债务也就越来越大,恶性循性。  相似文献   

10.
11.
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相适应的产物,并且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法律以及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治理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经济功能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应选择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冯晓明 《经济纵横》2006,(12):74-76
研究公司治理问题要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理论,应注重与我国体制环境的关系,注重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解决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使理论研究更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在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安然和世通公司财务丑闻暴露之后,人们有一个深深的忧虑:资本市场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生命力真的终结了吗?我们能否在这个制度框架内找到一个杜绝上市公司造假的机制?就在人们的忧虑和怀疑声中,我们仍在资本市场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孜孜以求,以期找到一种能使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措施,同时希望探寻到能保证公司如实披露信息、使市场保持足够透明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廷求 《技术经济》2002,21(12):43-45
一、引言公司治理要处理的是公司资本供给者确保自己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方法问题 (Shlifer&Vishney ,1997)。当前公司治理的一般架构是建立在因为分散的所有权结构而引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他代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公司治理问题要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理论,应注重与我国体制环境的关系,注重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解决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使理论研究更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赵增耀 《经济管理》2001,(16):24-30
公司治理之所以形成不同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股权结构不同,不同的股东构成、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而股权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国资本市场管制方式和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的影响,是一个被管制环境所规定的内生变量,要改变股权结构,就必须改变其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公司治理因何而来?公司治理又应达成何种目标?有无最佳的治理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焦点。通过近期公司治理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考察,从对这些模式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中,可以得到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发展了十多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很多的问题还是存在.本文本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结合公司在实践中的现状,针对现今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尤其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指出其体制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赋予不同生产参与者的权利发生了变化,利益分配格局变得复杂;治理工作应以监控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托代理行为为主要目的,以控制为基础手段,来保障各方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对治理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公司的生产特征,结合各利益主体的特点进行相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