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科学家经过近7年的研究,近日成功培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营养转基因玉米。 科学家将马铃薯花粉上的一个基因转入玉米,结果使玉米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比常规玉米分到提高了30%和90%,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育成的转基因优质玉米自交系。据中国农业大学朱登云博士介绍,这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重要项目,近日他们完成了转基因玉米种子在环境释放后的安全试验,不久这一成果即可应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作物栽培     
高油玉米及其发展前景作物栽培一、高油玉米特性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的主要区别是含油高,约在8%-10%,而普通玉米籽粒含油量约为45%;同时高油带动了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维生素E和高能量。高油玉米具有一个大的胚面,玉米胚的蛋白质含量比胚乳高一倍,赖氨酸...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志兴、王旭静等研究人员近日解析了多基因叠加对玉米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植物杂志》上。基因叠加是指在转基因作物中,分别转入外源基因之后,通过育种手段将两个或更多存在于不同转基因植株的外源基因聚合到一起。因此,对基因叠加的效应评估也成为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中的重要问题。王志兴课题组的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12-5和IE034为研究材料,12-5是浙江大学研  相似文献   

4.
神韭F1由河南省扶沟县种苗研究所韭菜课题组利用野生韭菜自交系与筷子韭的雄性不育系杂交而成的高抗病,超高产,抗高寒杂交一代新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成分含量高的就是优质玉米,它包括赖氨酸含量高的高赖氨酸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脂肪含量高的高油玉米、淀粉含量高的高淀粉玉米,还包括普通玉米中品质较优、产量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 、优 质玉 米的 含 义玉米子粒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成分含量高的就是优质玉米,它包括赖氨酸含量高的高赖氨酸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脂肪含量高的高油玉米、淀粉含量高的高淀粉玉米,还包括普通玉米中品质较优、产量较高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玉米不仅品质要好,而且产量也要高。优质不高产的玉米没有经济效益,农民是不会喜欢的。高赖氨酸玉米和高油玉米虽然品质较优,但由于其产量较低,一般比普通玉米减产 5%~10%,因而在生产上推广面积很小。特别是高赖氨酸玉米,由于其产量较低,再加上赖氨酸已能人工合成,价格便宜,做…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因工程富含蛋白质的马铃薯将在印度进行商业试种。该马铃薯由印度一所大学的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培育成功,由于从苋属植物进行了基因转移,其蛋白质含量比通常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高35%。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经济》1985,(8):26-2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的高赖氨酸玉米中单201、中单206赖氨酸的含量为0.42%和0.46%,比普通玉米中单2号赖氨酸的含量高一倍左右。 根据四川、辽宁、湖南、内蒙、新疆等省(区)的试验证明,应用高赖氨酸玉米喂猪有以下两条好处: 一、效益高。据四川省新都试验,用这两种玉米喂架子猪,每百斤相当于170斤普通玉米。用于加工配合饲料喂小猪,其体重增加比喂普通玉米快4.3倍。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4,(7):56-57
1、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是一种技术,即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重组 DNA 技术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把重组 DNA 分子导入生物体的技术。具体地说,转基因通常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把一种生物体的某一个基因从一连串的基因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南瓜自然发病的条件下,鉴定了38种南瓜自交系对病毒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无高抗和免疫的类型,抗病类型2份,占5.3%;中抗类型28份,占73.7%;感病自交系材料8份,占21.1%。并选择15份自交系进行杂交组合,同时鉴定和评价其抗病性,分析其抗性遗传。试验表明各杂交组合间抗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正交和反交设计对抗病性有明显影响,229-1作母本与感病类型杂交表现高度感病,病情指数是54.0。042—1作母本与中抗材料杂交,则较抗病。在选择的自交系中360—3抗性性状稳定,是较好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1.
1.普通玉米高油化栽培技术利用高油玉米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或雄性不育单交种授粉,可使玉米产量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得到显著提高,充分挖掘了高油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和单交种再杂交的杂种优势。含油量为3%~4%的普通玉米授上含油量为7.2%~8.7%的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含油量达到5%~6.5%.增幅为26%~67%。以含油量为10%~15.74%的超高油玉米品种作父本与普通玉米杂交,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增幅在43%-129%。高产普通玉米高油化可望解决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普通玉米高产不优质与高油玉米优质难高产的矛盾。本技术在山东、北京、河北等地示范成功,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唐秀芝等研究人员利用原子能辐射育种选育出的中原单32号玉米品种 ,于1997、199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牧草品种审定。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并申请了专利。该品种籽粒和秸秆营养丰富 ,是个优质的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籽粒含蛋白质12 77 % ,比国内商品玉米高4 7% -4 8% ,比美国商品玉米高4 7% ,脂肪4 28 % ,赖氨酸0 28 % ,淀粉68 12% ,支链淀粉47 86 % ,含硒量高。收获后秸秆含粗蛋白7 8% -10 54% ,平均9 2 % ,比普通玉米秸秆含蛋白质高3 …  相似文献   

13.
再议转基因     
美国权威专家称: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健康无害 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产量最大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玉米产量的61%、棉花的83%和大豆的89%都使用了生物基因技术。目前超市内销售的加工食品中70%都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生物技术协调员马里扬斯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不造成任何有别于传统食品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一、开发菌类食品的意义 菌类食品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同时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禾谷类粮食是目前人们的主食,也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禾谷类粮食的营养价值较低,表现在: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为7%—12%,质量差,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如小麦、玉米、大米等赖氨酸严重缺少,苏氨酸含量也很低。豆类蛋白质含量虽高(达40%)但氨基酸含量很低。赖氨酸、蛋氨酸均为人体需求量很大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玉米品质广义上包括营养品质、特殊食用品质和工业品质。在育种工作实际中,根据改良性状的化学性质,可以将玉米品质育种分成蛋白质品质育种,碳水化合物品质育种,玉米油品质育种以及其它特殊目的的品质育种。一、蛋白质品质育种进展我国自1972年开始了优质蛋白玉米的转育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六五”期间育成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相当于普通玉米对照种的92%-95%,籽粒赖氨酸含量高于0.4%,胚乳为软质型。在此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首先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通过全国审定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中单206。“七五”期间育成的高赖氨酸玉…  相似文献   

16.
《粮食问题研究》2009,(5):17-18
玉米(Zeamays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它是热量和蛋白质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玉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赖氨酸和色氨酸)不高.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作物     
GK22(国家抗虫棉22号)是优质、高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单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由南通创世纪转基因种业有限公司(原江苏省转基因抗虫棉选育课题组)承担国家“863”计划,从“863”转基因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于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 产量表现 GK22号在1998、1999年全国抗虫棉联试中,亩产籽棉207.31kg、皮棉80.9kg,分别比对泗棉3号增产8.42%和1.44%。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美国专家培育新品种饲料作物美国农业专家培育成功一种新型的饲料作物—WS3号紫小麦,已被广泛用作牲畜饲料。这种紫小麦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35%,其蛋白质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1倍。它的营养价值相当或高于玉米拌大豆的混合饲料的营养价值,加上牲畜爱吃,价格便宜(其价格与玉米差不多),因此牧场主乐于购买。“牛奶高效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取得进展国际科技重点合作项目“牛奶高效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目前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承担,外方合作单位是美国BRIGHAM YOUNG大学、国际应…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历经六年的不懈努力,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世界性难题,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该成果将基因工程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攻克了三系杂交棉恢复系狭窄、抗虫性缺乏、可育性不稳以及杂种优势不明显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难题,  相似文献   

20.
张明 《山西农经》2014,(5):70-7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