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我国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情况下, 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风险, 只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才能解决金融风险问题。笔者从10 个方面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农行信贷不良资产的成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应该从盘活和保全不良资产, 建立制约不良资产增长机制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粮食企业体制转换风险和市场风险已经成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突出问题。农发行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的环境愈加复杂,形势愈加严峻,责任愈加重大。如何适应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形势的变化,调整和完善农发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强信贷管理渗透力,把信贷监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业银行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信贷资产呈高风险低效益的态势,不良贷款占比大,贷款投向分散,周转缓慢,资金回报率低的问题尚未得到矫治。因此,有必要从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机制等方面,探讨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多重途径。一、...  相似文献   

4.
拓宽思路大胆创新,抢收快收不良贷款营销有效信贷投入,构建新型信贷文化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强化贷款责任追究提高信贷经营效益,抓降增效同步进行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制止逃废银行债务  相似文献   

5.
抓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开展风险防范教育。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任务,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要充分认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性,克服政策银行没有经营风险的错误思想,切实把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当作生命线来看待,当作农发行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对待,真正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认真学习政策规定。要组织全行职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制止粮食企业扩大亏损挂帐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总行《关于加强粮食棉  相似文献   

6.
农发行辽宁省丹东市分行针对企业改制进程加快、信贷风险加大的新形式,把办理贷款抵押担保作为强化信贷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至今年8月末,全市企业确权有效资产总额为27,789万元,办理抵押担保26,882万元,占确权有效资产总额的96.74%,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奠定了基础。一、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办理抵押担保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贷款抵押担保是一项难度大、头绪多、涉及面广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首先统一银行  相似文献   

7.
从整个信合系统现实状况看,贷款业务仍是主体业务,存贷差占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收入的 80%以上,信贷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做好信贷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是新世纪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信用社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构筑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德治”防线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首要一条就是要培养出一支好的信贷队伍。首先,要加强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信贷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敬业…  相似文献   

8.
这次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是农发行成立以来专门研究和部署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开始时,总行党委书记、行长何林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行上半年的工作,深入分析了我行信贷资产风险现状、成因及其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大家围绕何行长的讲话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何行长在讲话中对上半年工作的总结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对我行信贷风险状况及其成因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对信贷风险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把握是非常准确的,提出的工作措施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何行长的讲话对进一步做好我行信贷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9.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农发行业务工作的重点。随着棉花信贷管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棉花信贷封闭运行的风险系数增大,我们必须培育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购销、独立化动作、多元化融资、一体化监管五大支撑体系,确保棉花信贷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业银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信贷资产仍呈高风险、低效益的态势,这种信贷活动中的风险演变,既具有客观性,又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一套信贷风险的补偿机制,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并且采取内外部力量并举的策略,多管齐下,力求实效,使银行的防险、化险工作、尤其是在构建内部约束机制上更完善、更慎密,确保信贷资产的保险和高效  相似文献   

11.
如何化解和防范信贷风险,已成为农发行信贷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认真寻找风险形成的原因,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以期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我们应做好“防挪用,促扭亏”工作;管好用好开发性贷款;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增强农发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只有找到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和关键,才能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基础,使之不出纰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信贷资金营运及管理非常乏力、脆弱,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突出表现在信贷粗放经营,只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营效益,再加上风险意识淡薄,信贷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此而导致信用社防范外部风险能力弱化,逾期、呆滞、呆账贷款逐年增加,资产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快构建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一、构建信贷信息反馈机制为了保证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合理投放和高效…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市场经济原则专门处理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将要面临各种风险问题。要切实有效地做好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工作,防范和化解其所面临的风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在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同时,信贷资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深入研究农发行信贷资产风险,建立一套农发行信贷资金经营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提高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对农发行的健康发展,实现“保本微利”的经营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特征及现状农发行是为了贯彻实施政府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产业和地区发展政策而设立的金融机构。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主要职责是支持粮棉油收购、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加快,江浙等主销区粮食市场已全面放开,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应农发行政策性特点的信贷资产保全体系,本文结合苏州市去年两季收购贷款发放和管理,拟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实施信贷风险管理,谈些个人看法。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全面实施贷款风险管理粮食市场化改革实施,收购资金投放由足额保证供应转变为以销定贷、以效定贷,信贷资金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随之加大,给信贷监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坚持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同时,更要突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为此,一是要统一思想,及时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思  相似文献   

16.
一、信贷资产风险的现实在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正确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并提出要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金融风险涵盖的领域较宽,诸如信贷风险、信用风险、支付风险、经营亏损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  相似文献   

17.
对建立银行市场化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杨高科要减少或避免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应变自如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现就如何建立银行市场化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谈几点浅见。一银行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县(市)级支行(以下简称县(市)农发行),既是落实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责任的基层单位,又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关键部门。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把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为重点,调整完善信贷政策,从严管理企业,改善金融服务,把履行封闭管理职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总体要求。对此,县(市)农发行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精神,切实把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来,本文对此谈几点粗浅看法。县(市)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一)粮食企业挤占挪用收…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信贷责任约束机制是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管理改革的方向,如何认定贷款责任是建立健全贷款责任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贷款责任认定工作是一项全新而严肃的工作,其认定结果直接影响到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应慎重进行。一是抓住一些重大违规违纪或重大风险事项,组织力量进行认定,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定有据的原则,发现问题决不姑息迁就,对于因主观过失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要坚决果断地进行责任认定并严肃处理。二是防止走向另一极端,追求所谓贷款“零风险”,实行追究信贷终身责任制,把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20.
山东诸城农村合作银行2004年9月被确定为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单位。在开展五级分类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信贷管理系统(CMS)的作用,对贷款五级分类实行电子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分类工作效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管理信贷资产、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