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正在我国农村以强劲的势头兴起,这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省衡水市供销社把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供销社自身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到98年8月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兴办专业合作社175个,涉及种植、养殖、建筑、保险、加工6大门类,20个行业,入社农民100578户,吸收农民股金891万元,从96年至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为农民增收5314万元,专业合作社实现盈余1011万元,向农民二次返利292万元。同时,兴办龙头企业36个,连农户63348户,带基地175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为农民增收3997万元,企业实现利润3205万元。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供销社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供销社经济的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兴建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入社农户1.1万户,吸收社员股金1954万元,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向社员二次返利300万元。 一、提高对兴办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促进供销社健康发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途径很多。经过多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兴办专业合作社一是农民的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但随之出现的“买难”、“卖难”,农业生产的信息不灵等,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民迫切需要某种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市场和良种体系的规划布局与区域经济定位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供销社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出路和办法,大力促进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设的发展。一、充分认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石家庄市各级供销社,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主导商品优势,以基层社和直属公司为依托,立足农村,强化服务,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办成专业合作社720个,入社农户23.8万户;龙头企业ll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3万户,为农民增加收入5600多万元。实践证明,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  相似文献   

4.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组织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来理解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不畅的必然选择。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流通不仅促进生产、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制约生产。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甚至出现"卖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联合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渠道,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第二,依托供销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我们就沧州市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一、发展概况沧州市供销社从1980年开始兴办专业合作社,但真正列入日程形成规模是从1996年开始的。到1997年10月底,全系统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71个。其中种植业63个,养殖业81个,加工业35个,其它行业92个;创办龙头企业43个。其中贸易型17个,加工型18个,其它类型8个。专业合作社共吸收社员35097户,占总农户的3.1%,发展社员股金1578万元,专业社销售收入17980万元,为农民增收3560万元。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市供销社成立了"兴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领导小  相似文献   

6.
中央5号文件下发和全国总社成立以来,我省各级供销社抓住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着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这一目标,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社专门召开了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井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列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八项主要任务之首。同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意见》、《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加强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几项规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考核办法》等几个文件,编辑出版了《兴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7.
任丘市出岸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当地的主导产业,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加快实业开发,开展多种经营,在竞争中求发展,1998年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900万元。同比增长42%。一、发展专业合作社,占领农村大市场依托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推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扭亏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1996年,他们率先在供销社系统兴办了第一个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盈利20万元。1997年兴办粮油购销、塑料原料销售、公铁联运专业合作社3个,1998年购销粮食70万公斤,食用油20万公斤,销售塑料原料1300吨,转运货物5万件,获利15万余元。1998年出岸供销社依托生产、土产、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的流通是否顺畅,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因此,必须认真抓好农产品流通,更好地发挥农产品流通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邯郸市农产品购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兴建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36家、农产品贸易型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年加工总值3.4亿元,共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467个,入社社员达15.5万户,专业社年销售农产品2.7亿元,年为农民增收1.6亿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办好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1996年12月份,我们组织各市县区供销社主任、市直棉麻、农资、副食公司经理和市社机关办公室、基层处的干部共25人,赴山东省莱阳市参观考察专业合作社。莱阳市的经验,使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考察回来后,借鉴莱阳市的经验,提出了我市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产业化的意见。一、山东莱阳市发展合作社的主要经验莱阳市委、市政府在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95年初开始酝酿筹建专业合作社。1995年3月18日,莱阳市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到1996年12月份短短两年时间,全市已发展各类专业社316个,入社农民22.6万户,入社股金5295万元,占全市总农户的80%。其中,由供销社牵头和参与兴办的合作社63个,入社农户158000户,入社股金2100万元。农村专业社  相似文献   

10.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第一,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深化供销社改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逐步把基层供销社建成若干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二是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实施农业"增、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兴办龙头企业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大、高、外、强"的要求,建一批高科技、外向型、规模大、辐射力强的现代化、高效益的龙头企业。兴办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全  相似文献   

11.
肥乡县供销社确立"以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新的经营增长点"的发展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棉花、玉米、蔬菜、食用菌、瘦肉型猪"农业发展五大重点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存量优势,创造发展优势,大办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专业合作社。肥乡县是农业大县,全国植棉大县,粮、棉、蔬菜、食用菌资源丰富,兴办资源开发型专业合作社条件十分优越。县社根据各基层供销社所在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先后创办了旧店、北高小麦、大西韩棉花、东漳堡辣椒、张达食用菌、大西高果品、辛安镇玉米、元固蔬菜及调味品9个不同的资源开发型专业合作社和8个农资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旧店小麦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民需"服务机制,对农户实行既可用现金,也可用小麦入股入社,入股有息,年终分红,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储粮的困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赞扬,入社社员由初建时的100户发展到514户,股金由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16.5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13.
丰宁满族自治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全力搞好扶贫开发,帮助山区农民致富,走出了一条富民兴社之路。一、以兴办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引导山区农民搞开发县供销社按照中央[1995]5号文件精神和省、市社的要求,把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扶贫开发的重要组织形式来抓,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县以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为重点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37个,吸收入社社员3135户,吸纳社员股金96.2万元,专业合作社年为入社社员推销产品1700万元。木制品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开始,滦南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当地的蔬菜籽种植、大笤帚生产等产业,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不但为农村商品生产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找到了一条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振兴供销社闯出了路子,重新塑造了供销社在农民群众中的形像。一、运作步骤1.确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选准龙头企业是兴办专业合作社成败的关键。滦南县供销合作社在创办专业合作社之初,按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有较大的销售市场,服务工作对农民群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条原则,选择和确定龙头企业。在选择组建大笤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时,县社对本系统经营大笤帚的两个企业进行了考察。长宁供销社采购站从1991年开始为当地大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供销社从抓思想观念转变入手,加大改革调整力度,推动供销社经济的快速发展。1997年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5.22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3818万元,同比增长93.2%,综合经济效益11792万元,同比增长21%。一、强化措施深化改革1、深化基层社改革。1997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基层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根本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基层社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1)兴办专业合作社。围绕培育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按照合作社的原则和农民的意愿,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作为实现改革根本目标的突破口。共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233处,入社农户75887户。在抓好发展的同时,重点抓了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全市有3处专业合作社通过省体改委、省联社的联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德州市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服务三农,富民兴社"的精神,开拓农村市场,取得了经营发展、服务良好、实力增强的好成绩。1998年,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0.49%;实现利润1065万元,同比增长73.7%;上缴税费4397万元。1999年1季度,全系统全方位开拓农村市场,完成销售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税937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实现利润182万元,同比增长6.6倍。一、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几年来,全市供销社把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共兴办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类型的专业合作社118个,入社社员1.1万户,吸收社员股金2290万元,有4个专业合作社被山东省供销社、  相似文献   

17.
吴桥县供销社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起到了骨干作用。一、通过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联系专业合作社17个,带动基地179个,种植棉、瓜、菜、果等品种22万多亩,涉及到全县10个乡镇,一年为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把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起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滕州市供销社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一)转换机制,深化改革几年来,市社针对部分企业经营萎缩、效益下降、为农服务功能减弱的状况,采取转换企业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一是从引进风险和竞争机制入手,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本着责、权、利相结合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各企业普遍推行了租赁、承包、联合、专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增强了供销社的经营活力。1997年各项经济指标与经营机制改革前的1992年相比,总购进增长43.5%、总销售增长36.3%,利润总额增加383万元。二是以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以发展农民入社和兴办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组织职工发动农民入股入社。全系统共发展社员股金2816万元,入社社员10万户,密切了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依托供销社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条有效途径。1995年底以来,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进行了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狠抓了专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和运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莘县供销社围绕全县的瓜菜、食用菌、畜牧、禽蛋、林果等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市场,找到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展优势,建好载体 全系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全县优势资源、种植基地和供销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系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28处,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依托资源优势建载体。充分发挥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西县供销合作社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和建设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它能够使农民家庭经营与大市场比较顺利地沟通和连接起来,同时也是与农民群众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理想组织形式。几年来,县社积极组建了涉及果品、蔬菜、棉花、养殖、轴承等行业29个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五大产业化新格局。吕寨供销社的养猪、单屯社的轴承加工、水波社的狐狸养殖等都起到了引导当地农民走产业化路子的作用。其次,兴办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广阔市场,具有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