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建设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过程中,正在对此大力加以治理改造.我们认为,在改造过程中,一是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理论的指导原则,既能体现保护群众利益,又能体现使"城中村"改造有理有据;二是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既能做到统筹兼顾,又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阎烨 《中国集体经济》2007,(26):146-147
中国的"城中村"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较为普遍的现实状况."城中村"社区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文化特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对其改造时所遇到的"两难困境".文章通过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应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腾尼斯"社区和社会"理论,分析"城中村"社区的一般文化特质,最终为和谐改造"城中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岱云 《特区经济》2012,(7):152-154
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许多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被并入城市形成"城中村",而"城中村"普遍面临拆迁改造问题。在城乡"三化"协调发展政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机制需要规范和完善。本文阐述了"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进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进行"城中村"改造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一直是个难题.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是简单地保留这些村落的现有格局或回避这类问题,使得这些"城中村"以后的改造、建设和管理更加困难,问题更突出:规划滞后、建设混乱、村庄环境脏乱差、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管理难度大,与城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刘玉梅 《北方经济》2014,(12):52-53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严重阻碍。城中村改造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将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城中村的改造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一、城市化的副产品——城中村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征用了大量的城郊土地,大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包围了原有的农村村落,也有将村落直接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城中村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城中村就是被城市包围的村庄,对于城中村的描述,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指伴随产业分散化以及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为城建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建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武汉作为华中重镇,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城中村"现象的出现.鉴于武汉城中村存在的违法建筑集中、居民居住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2004年底武汉市开始了城中村的综合改造工作.涉及城中村居民、政府、开发商三方主体利益的拆迁安置补偿问题是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的核心所在,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就武汉市城中村拆迁安置补偿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求能协调各方利益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29日早上6点,西安市碑林区城中村改造现场指挥部入驻仁义村展开工作,2007年碑林区城中村改造工程也随之正式启动。这是碑林区继李家村、西何家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的又一重大进展。2007年11月6日,西安市政府在仁义村召开了城中村改造现场会,推广仁义村城中村综合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是我国城乡不统筹的产物。"城中村"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城中村"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要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10月20日起施行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标志着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为西安城中村改造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西安106个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城中村改造增加的就业岗位应优先安排原村民■城中村房屋拆迁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晖 《魅力中国》2010,(17):21-21
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内的村庄,即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成区域。城中村由于长期以来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村居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配套,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尤如城市的肿瘤制约着城市管理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改造城中村是各级政府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为做好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国城中村改造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以期对下一步的村居改造工作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晶 《辽宁经济》2020,(2):51-53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和开发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寻找一条有效平衡两者利益的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合创新创业发展趋势的应用性人才,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村民和开发企业两大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主体的内在矛盾和利益冲突点,寻找一条"村集体-企业-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既非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社区,又有别于"贫民窟",它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不少大、中城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突显出来的一类异质于现代城市的聚居区。目前,"城中村"在发展中呈现的混乱、无序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对其改造要求也日益迫切。文章主要就"城中村"目前存在的类型和整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存鸽 《特区经济》2011,(9):288-290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城中村改造已成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引导村民真正融入城市、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的迫切需要。通过调研,将从以下方面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即城中村改造中房屋拆迁补偿"无法无序";被打乱的拆迁补偿顺序、拆迁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拆迁补偿后要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与更新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星 《特区经济》2007,216(1):150-152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问题,改造“城中村”对各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城中村”的现状,带来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希望对“城中村”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爱请  张侠  沈令 《乡镇经济》2005,(11):38-4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极不协调的“城中村”却成为市政府的一块心病。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改造这一些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改造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有学者说,中国许多城市在发展中,伴随着外延式扩张的深入,内涵式城市化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对人居环境及人口素质较低的城中村改造,已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城中村的城市化与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因而,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季强 《魅力中国》2010,(26):291-291
本文从城中村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势在必行。从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教训入手,认为城中村改造中住宅的外环境设计非常重要,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60-62,67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在城中村改造中,我国各地区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文章从国内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比较研究入手,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各种模式的异同,探索了其组成要素和形成原因,为国内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确立了借鉴的坐标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一位专栏作家说:城中村考验政府治城能力的关键在于——你是视外地人为城市子民,想接纳并安置好这群人,还是视之为城市的累赘和威胁,想管束并驱逐这群人?而随着西安城中村的改造,居住在城中村的大批"西漂族"开始面临困惑与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智 《发展》2008,(5):22-23
甘肃省定西市区是2003年前“县城”嬗变脱胎后的“年轻城市”,这座城市“先天不足”的“城中村”问题生来俱有,它既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客观而又必然的产物,也是制约城市文明进步的主因之一。实施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实现市容市貌改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