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1995年退休后到老促会工作,现年76岁。10多年来,我积极为《中国老区建设》投稿,有几十篇稿件被采用。200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或评刊员。看到自己写的稿件被刊物一篇篇采用,我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读者心语>>*我是《中国老区建设》的忠实读者和通讯员。8年来,我热心为她投稿,积极参与评刊,作品不时被刊登,尽管大多是豆腐块儿,但我乐此不疲。去年12月份,我患高血压心脏病住进医院。期间,老伴儿怕我寂寞,为我送去第12期《中国老区建设》,翻看着《中国老区建设》,便忘记了病痛。我写的一  相似文献   

3.
我结识《中国老区建设》已经十五年了。深感她是一份反映老区人民心声、交流老区建设经验、促进老区发展的好刊物。十五年来的相伴、同行,使我受益良多。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确实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中国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给报刊投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国老区建设》,我被刊物丰富的内容和办刊风格所吸引。于是,我给市老促会秘书长刘国汉打电话,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中国老区建设: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10多年来,我从《中国老区建设》中学到不少知识。开始我在乡镇工作,后来调到县委、市委工作。我个人能力不断提高,与阅读《中国老区建设》有直接关系。是贵刊调动了我思考的兴趣,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手里有一本《中国老区建设》,如同身边有一位良师益友,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我退居二线后担任了山西省泽州县老促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从那时开始,我一直积极订阅《中国老区建设》,经常给刊物投稿,并曾被聘请为通讯员。岁月如流水,《中国老区建设》已陪伴我十七个春秋。我为何如此钟爱《中国老区建设》?理由有三:一是价廉物美,刊物价格低但内容丰富,接地气,有颜值。二是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一看就明,一听就懂,特别是红色经典故事多多,  相似文献   

7.
宗耀林 《中国老区建设》2006,(12):I0006-I0006
《中国老区建设》是我目前最爱读最钟情的刊物。为了使它办的更好,提几点建议: 1.“三贴近”要更具体。我接触很多报刊,最数《中国老区建设》贴近老区。但我觉得还要再具体一点,多反映县以下,特别是老区乡村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我是黑龙江省绥棱县后头乡振东村一名普通农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阅读《中国老区建设》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国老区建设》办得不错,很有特色。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刊物敢说真话,敢报实情,尤其是敢为老区人民说话。例如2013年《中国老区建设》第3期"调查研究"栏目《村干部经济问  相似文献   

9.
读者心语     
我对《中国老区建设》无限钟情。多年来,每期刊物到手,都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不喜欢的文章,逐一评点,认真写出评刊意见,并标出自己认为使用不妥的字、词、句。如期寄给《中国老区建设》编辑部。我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评刊员,有几年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工作和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中国老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10.
我2005年退休。一天,我在县老促会看到一本《中国老区建设》,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觉得刊物内容丰富,贴近老区实际,很有可读性。从此,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订阅《中国老区建设》,篇篇细读,爱不释手,每年装订成册,认真保管。以下几句顺口溜是我对《中国老区建设》的感受:《中国老区建设》好,内容丰富品位高。个个栏目都喜欢,篇篇精读慰辛劳。新闻辑览老区事,峥嵘岁月记得牢。研读细品精神爽,国策指导如妙药。感受《中国老区建设》!河南省固始县@张书国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老区建设》这本杂志时,就被其竭诚服务老区的特色,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内容,敢讲实话的风格深深吸引。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成工具书,工作中遇到难题翻开刊物找答案。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做宝贝珍藏,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老区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作为《中国老区建设》的忠实读者,向《中国老区建设》表示衷心祝贺。对于每三年才评选一次的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中国老区建设》能获此殊荣实属不易。1993年创刊的《中国老区建设》杂志,是一本由全国老促会"共有共办"、全心全意为老区服务的全国性综合新闻期刊,是一本属于老区人民的杂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区建设》2009,(11):64-64
《中国老区建设》贴近老区,服务老区,及时传递老区建设信息,对我很有帮助。建议开设一个《村官说事》栏目,既能介绍村官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经验,又能反映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使刊物进一步贴近基层。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乡镇新闻报道员,自2004年结识了《中国老区建设》,便爱不释手。我还模仿《中国老区建设》上的章,把本地的新人新事写出来,及时投向报刊。  相似文献   

16.
读者心声     
正《中国老区建设》让我珍惜当下美好我订阅《中国老区建设》已有数年,因为它物有所值。闲暇时分,翻阅《中国老区建设》是一件非常愉快而又兴奋的事。《中国老区建设》有思想、有温度,既权威、高端、大气,又贴近群众。2015年第11期刊登的《〈中国老区建设〉是有丰富精神修养的精神阵地》一文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品味美好生活,提高知识素养,感悟老区变化,《中国老区建设》让我们享受幸福的味道。心中常怀感恩,珍惜当下美好,这就是《中国老区建设》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老区建设》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27年前,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中国老区建设》是我退休后精神生活的良师益友和忠实伙伴。27年来,我养成每期必读、每读必思、坚持期期评刊的习惯。自《中国老区建设》1993年创刊以来,我一期不落地读完了297期。我曾8次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优秀评刊员,感到无尚荣光。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中国老区建设》2010,(8):64-64
“老区宣传工作重心要下移”观点提得好 今年第6期卷首语“老区宣传工作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的观点提得好!它抓住了当前老区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我认为,老区宣传的重点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市县以下各级领导。加大《中国老区建设》征订力度,保证市县以下主要领导干部都能看到《中国老区建设》,是落实老区宣传工作重心下移的好方法。(湖北省襄樊市刘天社)  相似文献   

19.
我与《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结缘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了。那是2006年9月,在我们宝坻区老促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我当选为常务理事。我的家乡宝坻处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属于一类革命老区,我区老促会成立后,从2007年起为每一位理事订阅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从此我成为《中国老区建设》的一名读者,而且是忠实读者。几年来,每当月初收到散发着油墨余香的《中国老区建设》,我便细心阅读,而且边阅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发送给《中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中国老区建设》一名忠实读者,收到每期杂志,我都认真阅读。2010年第1期刊登了我和曾庆拾采写的《当阳老区绿林山村民用电得到解决》一稿,兴奋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