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和段落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具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来决定,语境的划分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从语境的作用和文化背景在语言的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浅析.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得出结论,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翻译离不开语境.在翻译的全过程中,语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意义的厘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才能消除原文本字、词、句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与不确定性,才能真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本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和语境的三维层次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属于一种跨国度、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性活动,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语境意义在翻译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语言社会性研究范围、深度进一步扩大,加强翻译中影响语境意义再生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多个方面。根据顺应理论,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5.
晏丽  杜雪琴 《老区建设》2014,(20):54-55
文章阐述了语境顺应的概念及分类,探讨了中医翻译的动态顺应模式。首先,可以把中医翻译理解为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是一个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过程;其次,语境顺应论为中医翻译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中医英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理论后盾。  相似文献   

6.
韩清桦  徐丽华 《中国经贸》2011,(10):155-155
语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运用同时也会限制语言运用。文化语境是语境中的一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英汉习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为了使认知语境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实践,本文在界定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认知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以及认知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进行语词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境,这样才会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深入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语词翻译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伟 《新西部(上)》2007,(5X):206-206,222
意义分成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在语境的不断影响下,语言意义,即话语的“本意”实现了一种重生:从语言意义向言语意义转变。该文探讨语义和语境的关系,从而揭示语境在语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义在语境影响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一神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它依赖于语境,所以,语境对于隐喻的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语境可以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两种,该文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在理解隐喻意义的过程中语境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实现成功交际的问题。以语用学中的语域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语境理论为视角,分析比较哈代小说《还乡》三个译本中的标题翻译、对话翻译及心理描写翻译,得出如下结论:在语域选择上,张谷若第二个译本的标题翻译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言语行为方面,张谷若两个译本的对话翻译更好的再现了原作中人物的语气;从语境角度看,张谷若和王守仁的译本在心理描写翻译上各有可取之处,同时又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意义分成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在语境的不断影响下,语言意义,即话语的“本意”实现了一种重生:从语言意义向言语意义转变。该文探讨语义和语境的关系,从而揭示语境在语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义在语境影响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实现成功交际的问题。以语用学中的语域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语境理论为视角,分析比较哈代小说《还乡》三个译本中的标题翻译、对话翻译及心理描写翻译,得出如下结论:在语域选择上,张谷若第二个译本的标题翻译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言语行为方面,张谷若两个译本的对话翻译更好的再现了原作中人物的语气;从语境角度看,张谷若和王守仁的译本在心理描写翻译上各有可取之处,同时又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沟通民族之间文化与思想的桥梁和纽带.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强调其对英汉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少杰 《黑河学刊》2013,(2):151-152,155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依赖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中,语境有着不同的内涵。依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将语境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用以解释话语的前提。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如何求得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本并生成最佳译文是建立在对相关语境的准确把握这一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讨论汉语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言哲学基本命题在不同语境中实现成语的合理翻译,阐释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了成语的特点和常见的翻译误区,是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从语境看语篇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篇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对于语篇翻译的影响现今越来越多地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译者进行语篇翻译时对语境的考虑将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本文在阐述语篇翻译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方面探讨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李白名作<月下独酌>几个不同翻译版本的对比研究,结合文化语境这一博大范畴.指出由特定的文化和历史环境形成的宗教信仰意识在诗歌翻译中,会出现亏损,并且这种亏损可以从语言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翻译技能是译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技能的语境特点和定性参数的分析,探讨在翻译教学中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从而实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