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4,(5):110-111
《论语》是中国最重要的书,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书——加个之一也行,且将越来越重要。可是,《论语》该怎么读呢?有人说,孔子是微博体的发明者。的确,《论语》多为孔子回答弟子及各国诸侯、卿大夫乃至庶民的话,另有一些弟子们的话。全书共五百余段,古人称之为“章”。  相似文献   

2.
刘喆 《秘书工作》2010,(3):30-31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内涵丰富而深邃。宋代理学家程子讲:“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近日,细读《论语》,感到其中的许多言论对做好协调工作确实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张国刚 《中国企业家》2007,(11):139-139
李零写“我读《论语》”,大家都充满了期待。读者记得他是《兵以诈立》、《花间一壶酒》的作者,圈内的朋友晓得他是古文献专家。各自对李零读《论语》的期待,自然有所不同。当前读者渴望“心灵鸡汤”版的《论语》。李零  相似文献   

4.
景桂 《经营者》2014,(16):208-210
景柱深信,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每年向海马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推荐一本好书,今年是《论语与算盘》,并撰写此文推荐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时代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  相似文献   

6.
讨论“孝”的文章自古有之,《孝经》、《二十四孝》把孝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教育意义颇重,但有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如果是付诸于行动的话,确属不可取。相较之下,提倡“过犹不及”的《论语》中的孝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还很有学习的必要。本文从三方面谈《论语》中孝的难与易,以求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科技》2009,(11):41-41
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话,那么半部《论语》管企业应该是不在话下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从形式和内容都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读《论语》的年代,因为适逢"文革"嘛,很多人都在批判孔夫子。当然,那本作者为"工农兵大学生"的《论语批注》也是批判之作。后来读了《论语别裁》,记住了作者叫南怀瑾再后来,看到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的作者)与南先生的对话,突发奇想:保时可以向南先生讨教?再翻《论语》,看到孔夫子云"学而时习之"的  相似文献   

9.
管理不是技术,不是工具,管理是哲学,这句话是现代管理掌创始人泰勒(Taytor)提出的,如今企业管理人士纷纷热衷阅读我国古代典籍,如《尚书》、《管子》、《史记》、《论语》、《孙子兵法》等,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管理是哲学”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10.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学术专著多部。2006年“十一”假日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连续7天解读《论语》,后出版《于丹〈论语〉心得》,受到广泛赞誉,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1.
我这一年来往研究日本丰田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日本企业在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另一个就是王阳明的“良知”体系。《论语》大家都知道,但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推崇王阳明?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时代我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记得一位大家在谈企业家修养的时候,下了一长串的定语,甚是精美凝练,可我觉得它似乎是从《论语》这部煌煌巨著中撷取的几片英华。仔细翻检对照,果不其然。我于是感叹: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言甚是。《论语》历千年而依旧…  相似文献   

13.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8,(2):65-68
2007年,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推荐给全体员工三本书:《世界是平的》、《蓝海战略》、《〈论语〉心得》,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蓝海战略》,为此还进行了全员大讨论。因为,在于汝民看来,天津港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走在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4.
赵普,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大臣、宋太宗赵匡义的治国能臣,三度出任宰相。盛传他熟悉吏事,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太宗赵匡义与之探讨,赵普说了如下一段话:“《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5.
《论语》,博大精深的思想,穿越时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何做好审计人,如何面对被审计人,如何做好审计事,如何与领导和谐沟通,《论语》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审计人:眼睛看清楚,心中想明白,嘴巴说到点子上,行动做得恰到好处,审计工作则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16.
孔曰     
《中国中小企业》2007,(4):25-25
本书打破了一贯平面解读论语的惯性,对于论语不作个人化的解读,没有把《论语》全文二十篇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解析,而是以一个局内人与局外人变换的视角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的记录。采用小说的体例把论语的每一句话讲述的道理或事件设置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景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跃华 《活力》2005,(4):151-151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以及弟子相互言论的一部书,不仅在历史上被纳入“十三经”,而且成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宝典。既然如此。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孔老夫子在育人上有哪些思想政治原则值得我们后来的教育者汲取呢?  相似文献   

18.
孝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根源,传播发扬孝道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具体理论基础。孝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人的一切道德都是由孝生发出来的,故而,《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抹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学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是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无数知名的企业家都将它视为企业的管理圣经。《论语》中所蕴含的的管理智慧以及管理哲学,将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仅仅是从有限的几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白译:我没见过能察见自己错误并能在内心自我责备的人。]——孔子《论语·公冶长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论语·卫灵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论语·学而》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