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邢丽琼 《会计师》2013,(7):14-16
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着IPO效应,即公司上市后出现的业绩下滑现象。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IPO效应进行理论概述,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预防和减少IPO效应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IPO之后业绩下滑现象被学术界称为"IPO效应",而这种效应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本文从代理问题、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和中介机构等角度分析我国"IPO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创业投资机构对企业经营绩效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有无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IPO时的特征,以及IPO前后经营绩效变化情况,检验"认证效应""监督效应""逆向选择效应""逐名效应"四种效应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创业投资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锚定效应的实证方法及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总结了资本市场中锚定现象的特征,探讨了对锚定实证的方法,并以我国实行询价制5年来上市公司IPO定价中的锚定效应为例进行了实证,发现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对市盈率、市净率的锚定效应明显,但两板块锚定目标有差异,中小板紧密锚定于市盈率,而创业板紧密锚定于市净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94年01月至2012年10月间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IPO数量和融资量的动态变化路径,发现我国IPO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结构转变特征。本文结合结构突变的内生和外生检验方法,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给出IPO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建立变量的自回归模型,对可能的结构突变点逐一进行Chow断点检验,获得了我国IPO数量和融资量的结构转变点;分析结构转变点附近的经济事件,给出触发IPO变量发生结构突变的原因,发现大部分突变的时点与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相对应,这反映出中国IPO市场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逐名效应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在IPO时,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比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高;在IPO后,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风险投资控制力、风险投资声誉与风险投资政治关联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照FFJR(1969)的市场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沪深股市自1996年1月到2007年12月共12年的新股IPO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个企业上市之前的一段期间内,与该企业处于同一行业的其他股票从整体上来看存在着正的超额收益,我们把它称为"IPO的行业板块效应",而且这种行业板块效应受IPO的规模、之前该行业IPO的个数、是否同该行业的其他企业同时IPO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我们对该现象给予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周战强 《上海金融》2012,(8):80-86,118
本文借助非参数检验和稳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深圳中小企业板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星期效应。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星期效应,即星期四的IPO平均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交易日,并且星期四IPO的数量最少;这种效应不能用风险来解释;在控制IPO抑价因素后仍然存在;这种效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IPO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胡旭阳 《审计研究》2015,(2):89-96,105
审计师参与新股发行审核是核准制下我国IPO市场监管的重要特色,本文尝试分析审计师参与新股发行审核影响IPO审计市场竞争的机理。理论分析表明,往届委员在发行审核中积累的隐性知识对要上市企业了解监管部门的审核规则,进而指导上市准备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这种知识溢出效应使曾担任发审委委员的合伙人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内部资源;而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知识溢出效应:IPO审计市场份额与会计师事务所中曾担任往届发审委委员的人数显著正相关,而在控制往届委员人数的情况下是否有合伙人担任本届发审委委员对IPO审计市场份额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注册制改革强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突出了交易所问询在IPO前的信息核验作用。IPO抑价率是衡量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变化体现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效。本文基于信息溢出视角,以2019—2021年沪深A股注册制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交易所问询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交易所增强对中介机构其他客户的IPO问询力度,能够显著降低目标企业的发行抑价,即交易所问询存在信息溢出效应。第二,交易所问询的信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高目标公司的被问询力度,达到降低目标企业IPO抑价的效果。第三,交易所问询信息的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在询价机构数量多、网上超额认购倍数高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应推动中介机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增强业界标杆的学习效应,形成与注册制改革相匹配的执业理念与执业能力;落实新证券法在IPO业务中对中介机构的职责要求,完善IPO配售制度,加强保荐机构加强报价的客观独立性;建立交易所问询跟踪机制,根据中介机构后续IPO信息质量的改进情况,强化对中介结构的激励约束,增强IPO问询在资本市场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逐步规范,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来融资,但目前我国股市IPO定价普遍偏低,脱离公司的实际价值。本文试图结合高科技企业IPO定价的特点,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来对高科技企业IPO进行定价,通过建立IPO定价模型使其价格真实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检验了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发现:(1)不管是IPO股价的即期反应还是滞后反应,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均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2)正面媒体报道越多,上市公司在IPO日越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而没有破发,但在IPO之后,其CAR值下降得也更多,这说明媒体的大肆宣传煽动了投资者的情绪,使得上市公司在IPO日获得较好表现,引发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过度反应,以致CAR值在IPO后开始反转;(3)负面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IPO首日的即期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却对IPO公司上市后10个交易日的滞后反应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在市场整体情绪渲染下投资者对负面消息明显反应不足。综合而言,本文结果证实了在我国创业板资本市场初期,媒体报道符合"情绪功能"而非"信息功能"的推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板最初是作为创业板的过渡而设立的,创业投资又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上市公司IPO前后的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做出总结,从创业投资的视角,采用统计性描述、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样本公司IPO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做出分析,以检验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是否存在IPO效应。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有文献大量研究了首日涨幅限制对IPO抑价的政策效果及基于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但是,目前鲜有研究首日涨幅限制对I P O抑价基于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运用中国A股市场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的149只新股IPO数据,采用因果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首日涨幅限制对IPO抑价的政策效果及基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IPO超募资金作为超预期现金流,其可能通过调整管理者的心理预期而影响企业的环保投资活动。鉴于此,本文利用我国2009—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IPO超募资金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IPO超募资金对企业环保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区分环保投资类型后发现,这一抑制效应仅存于生产相关的环保投资中。研究还发现:管理层乐观预期和管理层过度自信是IPO超募资金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抑制效应的作用机制;地区环境监管和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企业环保投资,且环境监管和金融发展可以弱化IPO超募资金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IPO超募资金对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在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本文结论为合理评估现行超募资金管理制度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视角,对健全绿色经济体系、推进实体企业绿色发展也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的经营业绩下降幅度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经营业绩下滑。  相似文献   

18.
IPO高的抑价率一直被视为金融异象,长期被学者关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对投资者情绪指数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具有正相关关系,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舍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截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3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折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2)在对有风投参股的投资公司做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一一随着风投参与度的增大,IPO调整折价率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创业板企业IPO时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调整折价率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