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地沟油的来源、性质及危害进行分析,简述了地沟油综合利用的几种途径和国外成功治理地沟油的案例,并对我国如何处置地沟油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我国"地沟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地沟油"现象的始作俑者,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意识非常淡薄。因此,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必须采取措施,督促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意识的树立和加强,并将其作为企业的内在使命。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我国"地沟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地沟油"现象的始作俑者,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意识非常淡薄。因此,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必须采取措施,督促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意识的树立和加强,并将其作为企业的内在使命。  相似文献   

4.
赵德余 《中国市场》2012,(16):59-65
地沟油事件的性质意味着食品安全的危机,即公众饮食健康保障权面临人为事故的威胁。媒体和舆论有效地放大了地沟油事件的影响力,对政府采取行动和制定政策以治理地沟油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本文将着重讨论地沟油整治政策实施中面临六大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的问题。那么,治理地沟油需要哪些政府部门的介入?如何介入以及地沟油隐性产业是如何运转的?其治理的最佳干预点在哪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治理地沟油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若干政策工具进行模拟分析,以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若干线索。  相似文献   

5.
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而地沟油却使得人们"民不聊生"。诚然,这话说得有点儿夸大其词,但是也可看出,地沟油问题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政府的注意。在文章之前,有许多学者对此有过研究,但是,大多浮于表面,未能深入研究。而且这些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行性不大,或者在现有条件下可行意义不大,使得地沟油好像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地沟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文章就地沟油治理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文章论述采用博弈论相关知识,来对地沟油问题系统论述,并且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也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国在地沟油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沟油是泔水油、煎炸老油和废弃动植物油脂的总称。地沟油中由于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如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等,对人体危害极大。在我国,大量本应废弃的地沟油重新走向人们的餐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可是面对地沟油这一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目前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行之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标准。针对这一现状,拟对近年来较为新颖的地沟油快速检验法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地沟油的检测新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为建立地沟油评价新体系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解决好地沟油的问题,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今的地沟油问题出发,从供应链的视角,结合市场规律和政府职能,提出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杜绝地沟油的餐桌回流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地沟油"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地沟油"的特殊性,还没有标准方法鉴别判断。本文搜集查阅了大量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初步总结分析,旨在利用油脂特征性内源物的变化和外源物污染作为区别正常食用油的指标,达到快速、有效、准确鉴别"地沟油"的效果,为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提供依据,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陈幼红 《中国市场》2012,(19):67-69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令人堪忧。本文立足国内"地沟油"监管的困境,研究了国外主要国家地沟油监管模式,比较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地沟油"监管方面的差距,并从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处置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沟油"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了50多种植物油、20多种地沟油和4种动物油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脂的特征指纹谱库。应用该指纹谱库可以对各品种植物油进行种类归属判定;同时分析了地沟油与植物油的差异性脂肪酸组成,发现特定的脂肪酸如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和十七烷酸(C17:0)等的含量组成,地沟油与正常油脂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地沟油的判别依据;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利用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可靠性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技术在地沟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鲁克核磁仪(600兆)做H谱全扫,根据H谱的化学位移和积分面积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H谱变化的规律。本方法一共开发出12个指标对植物油和地沟油进行鉴别,同时引进统计分析方法,在对植物油和地沟油的样本数据库聚类分析基础上,对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采用该方法对卫生部两次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准确率可达到90%,表明核磁共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沟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缺乏系统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生活秩序,进而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本文通过分析以"地沟油"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重点探寻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4.
曾经流传过一首被改了词的歌,题目是《走进新食代》,歌中调侃道:"总想对你表白,三聚氰胺对人体无害;总想对你倾诉,地沟油做美味饭菜,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临危不惧走进新食代。"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很无奈。虽然最近严打地沟油成了夺人眼球的新闻,但在我们的记忆中,地沟油是个老问题,围绕着它的话题每年都有。它就像一个幽灵,阴魂不散,让消费者总是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氘代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可以明显鉴别出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以及植物油与地沟油胆固醇含量的差别,根据测定结果偏离情况可以进行是否添加地沟油的判定。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掺杂地沟油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甲基叔丁基醚作助溶剂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沟油为原料,测定了地沟油中水分和酸价,研究了助溶剂对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考察了助溶剂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沟油水分含量为3.75%,酸价为172mgKOH/g,甲基叔丁基醚作助溶剂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地沟油油制备生物柴油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75℃,催化剂用量为油量的5%,甲基叔丁基醚用量为油量的25%,反应时间为8h,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为95.91%。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别地沟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分析油脂样品中37种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通过对100多种植物油和20多种地沟油的37种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总结出了根据37种脂肪酸含量鉴别地沟油的判定依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是地沟油与植物油差异较大的组分,但是应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从而无法根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是否地沟油判定。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完善了根据脂肪酸组成判定地沟油的依据。应用该判定依据,对卫生部两次盲样进行判定,阳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阴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表明该判定依据是一种有效且准确率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欢迎搭乘燃烧地沟油的清洁航班——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近在眼前的未来航空燃料。欢迎搭乘燃烧地沟油的清洁航班——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近在眼前的未来航空燃料。由于节能减排的大势所趋,催生出千亿美元的市场蛋糕,飞机制造商空客与波音等在不遗余力地开拓新兴能源领域,开始全球范围内的"跑马圈地"。以"地沟油"为核心的生物航煤是上述两大航空巨头目前主推的项目,尽管成本高企、涉及产业链比较复杂,但作为未来行业技术的"制高点",空客与波音都不愿轻易放弃未来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9.
让中国消费者闻之色变的地沟油在别人眼里却可以“飞上天”。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请关注——“地沟油”变“航空油”靠谱吗?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地沟油成了最具冲击力的话题。首当其冲占据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和网站重要位置。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捣毁6个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