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仍面临的特殊条款和贸易壁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后配额时代”元年美欧与我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不断。虽然进入充分体现W TO自由贸易原则的全球纺织品“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却仍然面临一系列特殊条款和贸易壁垒的影响。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纺织业仍然是发达国家围追堵截的重点区。笔者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仍面临的特殊条款和贸易壁垒进行详尽分析,并提出我国纺织业今后的应对措施,企业、行业和国家如何共同促进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一、“后配额时代”背景及现状(一)“后配额时…  相似文献   

2.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1994年开始,我国一跃而成为纺织品服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纺织业成为我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出口竞争力较强的制造部门之一。但是,纺织业自身国际竞争力下降也已严重影响到其发展。本文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因素以及我国纺织业出口前景分析,最后提出提升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中国纺织业不断受到美欧“设限”的内在原因.指出我国粮油加工业与美欧纺织业在全球竞争中竞争地位的相似性,提出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应对国外企业对我国粮油加工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纺织业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业,纺织业的兴盛与否对我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纺织业竞争模式、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四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纺织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诠释影响我国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纺织业科技创新严重不足,阻碍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运用贝恩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的方法,通过借鉴意大利纺织行业的中卫模式,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纺织业的产业组织、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纺织业国际市场结构及我国纺织业竞争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杰 《中国市场》2010,(19):79-81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纺织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纺织品是以质优价低来赢得市场空间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学习国际纺织业的知名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逐步进入世界纺织业的强国之列。随着全球纺织业一系列贸易条款的更迭,我国纺织业在现代纺织业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从纺织业的国际市场结构来分析我国纺织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纺织业新市场。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1日起WTO成员间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有人乐观地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在摆脱配额束缚后在国际市场上将长驱直入.全面飘红,纺织业真正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有专家呼吁:配额取消后更加严历和复杂的贸易壁垒会应运而生.国际国内竞争更加残酷.纺织业会遭受更大的灾难。我们认为.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喜忧掺半。我们必须理性地面对变化的国际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使我国纺织业获得最大利益.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丽艳 《商场现代化》2007,(32):265-266
我国加入WT0已有近六年时间,入世带来的正面而积极的效应开始显现。然而不同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尤其是我国传统出口强项--纺织业。本文在论述宏观因素对纺织业有利与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方面的不足,为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我国纺织业的优势,提出了加强纺织业竞争优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忠海 《商业研究》2002,(7):128-132
纺织业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加入WTO将对纺织业造成全方位的影响。纺织业将是受益最大的行业,不仅是因为纺织行业是一个在国内较为成熟的产业,更是因为《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为扩大纺织品服装出口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但是,我国纺织业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纺织业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削减加入WTO对纺织业造成的冲击,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各国纺织业劳动生产率等相关指标的实证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客现现实,针对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国际竞争,提出了增强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生意经"     
据说春秋末年,隐居山东陶城的范蠡专事著述,他写过一部名叫《计然》的书.这部书上既有许多振兴经济、富国强兵的论述,也有如何经商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