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巴基斯坦塔尔矿区风积砂土湿陷性研究课题,基于前期勘察成果和相关湿陷性试验结果,对塔尔沙漠风积砂土的湿陷性特征及其基本物理指标与湿陷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风积砂土的湿陷性主要分布在①、②层,湿陷性系数平均值为0.039,湿陷性程度属于轻微-中等;风积砂土的颗粒组成和易溶盐特征是湿陷变形的主要内在基础;风...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大多数地方的建筑物基础都修建在黄土层,由于黄土具有其特殊的湿陷性、结构性等性能,工程中通常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强夯的原理就是采用夯击的大能量改变土体结构,使得土体的承栽力加强。强夯的机理归纳为强夯时效理论和强夯振动波压密理论。通过对某工程强夯前后的土性对比,验证了强夯法是一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湿陷性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强夯施工前进行强夯试验,是大面积强夯施工的关键工序,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具体的强夯施工参数和关键控制点,以期达到强夯处理施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与检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芳烃抽提装置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成果,分析了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野外、室内勘探、试验资料,分析了风积砂土地基的工程地质特性,指出了风积极细砂(Q4^3eol)和风洪积壤土类土(Q4^4eol-pl)具有湿陷性。早期风积细砂(Q4^3eol)是风积砂土地基中最好的持力层。  相似文献   

6.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土坝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强夯法对西段村水库大坝湿陷性黄土坝基进行了处理,并参考Menard公式设计了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强夯法处理坝基的可操作性强、受气候影响小、节省投资、施工进度快,处理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申明平 《人民长江》2017,48(6):62-65
为客观评价强夯法处理湿陷性坝基的真实效果,结合杜窑沟水库湿陷性坝基的工程处理实例,对强夯后初检和终检的湿陷系数、干密度和孔隙比检测值与强夯前的检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夯能够消除坝基湿陷性,提高土体干密度,减小孔隙比;验证了强夯后应延迟检测,待干密度和孔隙比逐步恢复提高的结论;强夯不能对特定深度的土体产生最优的压实效果,夯后干密度没有呈现分层特征。实例表明,8 000kN·m夯击能可以消除Ⅱ级非自重~Ⅲ级(严重)自重湿陷性壤土的湿陷性。同时指出需要通过更多的工程实践,进一步研究强夯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规律,并探讨强夯质量检验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即动力固结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约三材、经济可行、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多种地基处理施工中,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黄水河支渠倒虹吸湿陷性黄土强夯试验,对有关试验的最佳夯击能、时间间隔、夯点布置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总结了一些能改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与检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芳烃抽提装置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成果,分析了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工程建设中常用方法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其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山东莱城电厂一储灰场坝基属湿陷性黄土,且地下水位较低,采用了强夯法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试验,本文将通过试验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进行分析,供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参考。1 工程概况1.1 地质基本情况 山东莱城电厂储灰场,位于莱城黑山沟,灰场占地约53.4×10~4m~2。该灰场  相似文献   

11.
高能级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的湿陷性是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结构发生破坏的现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在充分分析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将高能级强夯法应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从高能级强夯法加固黄土的效果的理论分析出发,将该法应用在实践工程中,经试验检测其加固效果较好,不仅消除了黄土湿陷性,还提高了黄土的强度,该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应用强夯法处理饱和砂土地基液化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要求大量的样本且要求有较好的分布规律,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等。而使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则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通过数据处理,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它们的关联性,以及主要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对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关系复杂性、数据离散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强夯是将大吨位重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在极短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土体受到瞬间的加荷受压、卸荷受拉及剪切的反复作用,土中孔隙压缩,同时土体周围产生裂隙,孔隙水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使土粒原有的接触形式破坏而产生位移,变为新的较为稳定的接触形式,从而达到增加土体密度、提高土体强度目的。文章主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荥阳段工程施工的现状,浅谈强夯法在南水北调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布线路总长约588.487 km,其中挖方段长567.55 km,填方段长20.937 km,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汝河以北至北京段山前广大地区.其黄土主要特性为非自重性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可引起地表下沉、渠堤裂缝和边坡塌陷.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总干渠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详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合阳调蓄池处黄土厚度超过100 m,其中湿陷性黄土深度达20.8 m,为Ⅳ级自重湿陷性场地。为消除调蓄池部位黄土部分湿陷性,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现场分3个区域分别进行不同参数的强夯试验,对试验结果从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调蓄池部位的湿陷性黄土经过强夯处理,黄土的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文涛 《陕西水利》2016,(2):109-111
本文针对西沙河水库湿陷性黄土在大坝坝基处理前,对地基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各项试验参数的统计,比照强夯后黄土地基湿陷变形特性的各项参数做出评价,通过试验表明强夯处理基本消除了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同时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也为黄土渠道地基工程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超高能级增湿强夯在低含水率、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兰州市某工业建筑场地平整工程的填方区开展了 25000kN·m能级的增湿强夯试验,分析了注水增湿效果及施工参数、地基土含水率对强夯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场地存在上部虚填土、下部原地基土的二元结构时,在注水增湿过程中易在二元分界面形成溶洞,造成含水率局部过高或过低;当土体含水率向最优含水率逐步接近时,强夯对减小湿陷系数、降低孔隙比和提高干密度的效果逐渐增强;单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之间近似呈指数函数关系,利用该关系可预估达到某一夯沉量控制值时所需的夯击次数。  相似文献   

19.
高能强夯是一种高位自由落体夯地技术,其在应对不良地基如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有着极强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笔者在新疆某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一个在建工程现场采集了足量的实验黄土,进行了现场原位负荷实验和室内土工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经过高能强夯处理后湿陷黄土的干密度、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和孔隙比这4个参数都优于实验处理前,高能强夯在处理以湿陷性黄土为代表的不良地质地基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能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能够为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