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粮食主产区调查资料,分析了县乡政府和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态度和意愿投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县乡政府和绝大多数农户的投资态度是肯定的,但意愿投资比例均较低;县乡政府的地方公共品供给能力、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影响其意愿投资比例;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结构、家庭财产、户主年龄、本村水利建设资金缺口等因素共同影响其意愿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2.
农田水利是地域性较强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其治理绩效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作者基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调查,对山地丘陵区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用水户参与式和农户私人治理模式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山地丘陵区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四位一体"模式,提出了完善山地丘陵区农田水利产权治理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庞辉  周密  黄利 《农业经济》2014,(3):47-49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公益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本文在分析国外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完善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主体应为地方政府,中央、地方和农户各分担一部分建设费用,其中地方政府应承担大部分建设费用;其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与维修费用应由地方政府与农户共同分担;第三,进一步完善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制度,明确"一事一议"制度筹资筹劳范围;第四,确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和管护资金来源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北省石津灌区内粮食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组织、灌溉设施建设、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几个影响行为的核心意愿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农户灌溉决策行为正向发展的基石;良好的村域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帮助农民对灌溉信息的关注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是灌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从农户层面制定有关农田灌溉和水利设施建设政策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乡村一级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最直接参与者——农户的调查,分析影响其参加用水者协会意愿的因素。博弈模型逻辑分析及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户的参加意愿主要受其农业经济活动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越大、拥有的可灌溉耕地面积越大、农业支出占年总支出的比例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参加用水者协会;而农户拥有的耕地总面积越多、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状况越满意,越不倾向于参加用水者协会。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所在沿线省份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本文首先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增加农户农业投资的有效路径。然后利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的博弈关系,最后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两大农业投资主体的协同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农户对农业投资收益率的理性预期和降低农户的资金借贷利率可以提高农户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农业投资资金是否充裕是农户农业投资的约束条件之一。VAR和VEC模型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相互影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长期来看两者存在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未来沿线省份的地方政府应从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氛围等软环境着手,在保持自身农业投资稳定可持续的同时努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建立对农户金融扶持的长效机制,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业发展的理性预期,从而进一步巩固农户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农户农业投资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水利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决定了政府投入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是否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效能。农户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占主导地位,政府仅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农户的参与意愿决定其行为选择,因此,农户参与意愿是问题的基础与核心之所在。本研究首先利用农户商品与水利设施效用函数求解农户效用最大化问题,得出关于农户个体小水利投入意愿的5个理论命题;然后根据湖北省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对农户参与小水利建设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受教育年限、实际耕地面积、农田灌溉严重不足、信任村干部是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小水利建设的因素;最后基于经验研究的重要结论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2021,(5):99-108
乡村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民使用的末端水利设施,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重修建、轻管护",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建国后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历史分析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利用成都市金堂县全域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满意度较低;需求分类不均匀;管护主体模糊;管护资金、劳动力投入不足;新型管护主体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皆是历史、社会、经济、制度背景综合形成的。通过探索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管护意愿与决策,本文提出了"村委会牵头+农户参与"的集体管护新路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0.
周静 《农村经济》2023,(9):31-39
宅基地有效利用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普通农农村地区闲置宅基地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多主体参与的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的理论基础及动力机制,识别包括地方政府和村集体推进宅基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农户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愿诉求、市场主体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以及宅基地收益共享机制,为各主体“被动”变“主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3个典型地区68户农业用水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支付意愿评估法分析农民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问题。分析调查从家庭特征、水费支出情况、水费承受意愿以及对水价变动反应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农业用水户面对不同水价政策变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水价变动对农民用水户的用水意愿和实际用水行为均能产生显著作用,其应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决策行为是"理性的"和"利己的",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只有在能够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反应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适应新形势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支撑保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丁民 《水利经济》2001,19(4):62-64
简介了世贸协定中有关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绿箱政策”,阐述了我国当前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今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工作、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资以及科学制定农业用水水价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粮食主产区的调研资料,分析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受益主体和投资主体,并进一步分析了县乡政府、村委会和农户的投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四川省5个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32个村508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行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过村干部、非农就业人数比重、是否获得过信用贷款、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林木林产品销售比例、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政府的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几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加快明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产权,推进市场化经营;引导组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合作组织,明确项目承贷主体,为银行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基础条件;扶持和引导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发展,明晰小型水利设施的经营管理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两种“治水”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息息相关,这次大旱暴露出我国关系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问题.相关历史表明,过去几十年,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是普遍失败的,因此,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世界银行共识"和"东亚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管理制度对农田水利政府投资的效率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我国山东省与台湾省农田水利四种管理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准公共部门管理制度"能够满足用水户的需求、合理安排公共投资资金,是最高效的管理制度,"联合管理制度"与"公共部门管理制度"次之,"用水户管理制度"最差。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广泛采取准公共部门管理制度,则为完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4000万亩,仅需政府投资13019亿元。因此,建议将当前盛行的用水户管理制度向准公共部门管理制度转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方政府、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经济提高税收,用地企业进入土地市场经营非粮高效农业收益高,村集体在经济利益的激励下积极推动流转.同时存在农民流转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集体收取的土地流转收益不合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推动土地流转应突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户主体...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视角,从网络规模、网络紧密度、信任与承诺、社会风气与归属感、社会参与五个方面构建了社会网络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实地调查的1440个农户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关系中网络紧密度对于农户的供给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风气与归属感则对于农户的供给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除此之外,是否拥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政策效果与农业保险因素都对农户的供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农户拥有的地块数、人口抚养比、性别以及年龄等因素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90年代     
合理的农业改革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农业投入政策是农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政策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农业投资政策上.本文旨在通过对过去10年我国农业投资状况的分析,探讨90年代制定我国农业投资政策的立足点.一、80年代我国农业投资的特征与问题随着改革的进程和经济环境的变化,80年代农业投资在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已表现出与前期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投资主体已由原来的国家、集体所独揽,逐步转化为以农户为中心的,国家、集体、农户并存的多元化格局.1979年前,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下,农户仅仅是作为一个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