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文章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以长江中游31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江中游城市2010—2019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韧性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空间分布由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向中高水平的均衡水平转变,武汉都市圈在三大城市群中占领先地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韧性”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三大城市群中,环长株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滞后在发展后期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系统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湖南省为例分析2008-2017年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其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已由过渡阶段转变到了协调阶段。两者呈现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与普惠金融相对滞后交替变化的情况,现阶段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的重点应当是农业产业化,需要加快基于农业产业化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强化金融素质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而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应优先保障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衡,存在农村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不协调、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不协调现象,需要着力提升、优化农村直接金融体系.本文提出从农业投融资平台债券、农业公司债券、中小农业企业集合债券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债券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对2010—2020年中部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机制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河南、江西在研究期间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山西则属于新型农业经营滞后型,湖南、湖北和安徽省基本处于同步发展阶段,且随着时间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且与北京市和天津市存在较大差异,这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掣肘。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城镇化、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空间特点进行刻画。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和房地产投资等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厘清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我国2014—2021年1625个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2)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但整体耦合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东部高、其余区域低”的空间结构特征;(3)全国及各区域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相对发展状态不尽平衡;(4)教育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政府适当支持均能推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居民素养提升方面,还需要因地制宜,最终推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的协调高效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时序立体数据因子分析法,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全国统计数据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试图从宏观角度探究这一时期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耦合发展态势.研究发现,2008—2018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金融长期处于拮抗耦合状态,而绿色金融长期发展滞后是制约两系统耦合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绿色金融长期滞后的关键所在.据此,提出要优化绿色金融结构、加强绿色风险控制、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多管齐下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推动两系统协调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与微型金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强调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这不同于以往低成本、快速扩张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更注重质量与效率的内涵式效益型增长,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金融支持的重要视点之一。从对俄口岸地区实践看,城镇化将是对俄口岸地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增加有效投资、实现城镇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与保险业存在密切联系,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过程中,发挥并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在构建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份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时空维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国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状况不佳,二者的耦合始终处于颉颃阶段,而二者的协调关系经历了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2)区域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失衡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失衡现象较为突出,失衡的原因表现为东部地区由城镇化不足所致,中西部地区由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保险业发展滞后;(3)省际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和空间扩散特征,由沿海与沿江省份组成的“T”形极化格局向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体制的不断深化,在新时期的影响下,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品的重要举措。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对金融支持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实现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北京金融市场体系面临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问题,从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导向来看,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突出三个方面,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经过10年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当前仍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北京金融相较全国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又推动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吉林省农业占GDP比重较高,农产品加工业是支柱产业。这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切入点,推动城镇化建设,实现两者良性互动提供了比较优势和丰富的现实素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以推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0~2012年安顺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论,针对安顺市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陕西省为例,概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陕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了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引导下,以消费金融扩大内需,以新型城镇化提供市场支撑,推动城镇化建设、鼓励消费成为我国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机制障碍的重要攻坚点。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尚处于酝西良发展阶段,消费金融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国家扩大内需的要求。从消费金融突破发展所面临的经济态势出发,指出消费金融引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借鉴国外成熟消费金融发展经验,寻求消费金融发展策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最终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小微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小微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影响显著为正,不过其弹性系数相对较小。但进一步建立的面板半参数模型回归结果却显示:小微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影响曲线类似于倒"U"曲线和"S型成长曲线"的复合,长远来看会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此外,工业化、农业发展、农业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同但亦呈现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实证结论研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河北省农村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化水平较低,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现状及金融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信贷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服务弱化、金融合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引导乡村中小企业向城镇集中,发挥重点镇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整合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潜在内需。根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特殊性,找准信贷支持的"切入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本文阐释了对新型城镇化的若干认识,分析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机遇,并以中国民生银行福州分行为例,总结梳理其创新发展"两链"金融和"两小"金融,满足城镇化蕴含信贷需求的实践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在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理性地选择好其支持路径。本文以湖南省为例,深入研究了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原因,并指出了金融助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