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在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意义和实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实际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赵磊 《山西农经》2022,(14):123-125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和关键抓手,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质量。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振兴还存在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农村基础服务设施不到位、财政生态环保资金缺口大、农村生态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间的关系,阐述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价值,并针对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探究其可行性破解路径,助力“五位一体”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有利于生态宜居,有利于乡风文明,有利于治理有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农耕文化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要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5.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必须落实到各个村域上,必须落实到具体村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以重庆市梁平区聚奎镇顺安村为切入点,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脱贫攻坚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宜居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要按照产业兴旺、乡村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标准,建设美好乡村和美好家园。乡村振兴的要务是生态宜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参与到生态宜居的建设之中,充分地发挥政府基层党组织的稳定核心作用,通过和谐人文建设进一步构建生态宜居家园。具体来讲,构建生态宜居家园要实现保护环境,实现农耕文化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首先,分析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生态宜居建设中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万琦  张红宇 《山西农经》2022,(22):126-1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建设提出更为全面的要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紧密联系。文章基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与现有理论研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发现其在协调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乡村产业融合,有力地变革着农村经济发展业态,促进"三农"、"三业"持续发展,形成了"互联网+"多种产业经济形态的高速发展格局。本文从"互联网+"与大力振兴乡村经济的内涵出发,明确加快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力振兴乡村经济新路径的可行性;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层面,客观地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振兴乡村经济的影响因素,明确当前"互联网+"与乡村经济发展融合现状;从产业深度融合、生产力互通互融和营销路径全网融合三个层面探索了大力振兴乡村经济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三个方面探寻我国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第一,践行生态民生观,推进生态多元共治;第二,践行生态法治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第三,践行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让乡村旅游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农村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路径。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最佳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三大基本逻辑,一是基于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两山”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二是基于政策推动、消费拉动和技术驱动的现实逻辑,三是基于国内大量案例的实践逻辑。乡村生态产业化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效率提升,产业生态化有利于形成乡村生态产品品牌溢价,二者共同作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这一内在机理,围绕生态资源开发、农业绿色转型、资源产权流转和生态载体溢价的四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六大路径,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以绿色转型为主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品质提升为主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市场交易为主线发展乡村碳汇产业,以“生态+”为主线构建乡村全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工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态经济、制度、教育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兵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顺利开局为两者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共荣、生态宜居、组织建设等五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应提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路径,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有效贯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环境治理取得卓越成效,但由于成因的复杂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乡村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为此,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委领导、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与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是创新乡村环境治理体系、探索有效治理路径、解决环境治理困境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造“生态宜居”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多方齐心协力、协同共治,还需要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文章分析了影响乡村环境治理的因素,总结了当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致力于挖掘优质乡村文化,尊重乡村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当地人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现途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希望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作用,整合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地区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的重要路径,而高职教育主要职能是为市场不断输送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和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为推进乡村旅游新发展提供人才补给,推动旅游项目实现发挥显著作用,实现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探讨,根据宁波市乡村旅游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挖掘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而乡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乡村体育有助于改善乡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乡村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缓解了压力并增强了身体素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增强劳动力素质和创造力。因此,《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一书就此进行了探讨。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乡村体育的作用和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效促进文化振兴,需要从城乡失衡加剧乡村文化衰落和视角错位导致文化建设主体缺失两方面探究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思考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探寻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2021,(9):64-72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