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卖难",一个曾经让广大农民兄弟担惊受怕多年的话题,在沉寂了几年后,居然再次搅动了许多农民的心。是什么原因使农产品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当前又该采取哪些对策?这是全国上下特别是八亿农民关注的焦点。令农民伤心的"卖难"去年以来,几乎在全国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农产品的"卖难"声:——广西近亿公斤果蔗没"榨出"甜汁。产量居全国首位的广西紫皮果蔗,去年却丰年蔗农不丰收。据广西博白、贵港等县市产地的不完全统计,到今年3月底,尚有3亿多公斤果蔗在农民手里积压盼销,而销售平均价也从去冬的每公斤0.50元下跌至0.30元,创下了历史最低纪录。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邳州铁富镇有一条3公里长的乡村小道"火"遍全球,成了朋友圈里人尽皆知的最美银杏大道,每年的秋天都能吸引几百万游客。近年来,铁富镇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从做好一棵银杏树的风景入手,从卖树到"卖园艺",从卖银杏果、银杏叶到卖银杏加工产品,不断增粗做长产业链条,种出了风景、种出了生态、种出了产业,银杏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融安县大将镇有着长达200年的金桔种植历史,此果虽姓"金",却曾一直卖着泥土般的廉价,最低时仅卖2元钱1斤!2013年以后,它的身价噌噌噌地往上窜,最高时卖出了最低价的10倍——20元1斤!创造这一价格奇迹的是:一位80后海归巾帼——现任融安县"桔乡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园园,这一创业事迹,让她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农民、广西劳动模范、广西五四青年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正"目测增重超过200公斤,卖了,5000元就到手了。"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北江乡法奎村理明屯贫困户陈寿忠牵着黄牛一脸惬意。去年8月,他把5000元扶贫产业基金"抵押"在骆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回一头黄牛散养,约定增重每公斤24元。闲时捡回蔗叶,再用米糠和剩粥等搅拌,当饲料喂养。陈寿忠和老伴种了5亩甘蔗,这头牛就成了移动的"银行"。在崇左广大农村,像陈寿忠  相似文献   

5.
"一村一品",让太邑彝族山乡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引入金银花产业,云龙数万贫困人口金银花开"金银"来";卖梨"变为"赏花","古梨树变"摇钱树",深度贫困村西邑镇奇峰村白族农民吃上"旅游饭"……近年来,云南大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脱贫攻坚的"牛鼻子",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的道路,产业扶贫让白州山乡发生了"美丽蝶变"。  相似文献   

6.
袁琳 《农家之友》2014,(8):11-11
<正>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蚕沙、桑枝高效利用途径,使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废弃物",集聚成量变为"宝"。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广西是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省(区),蚕桑产业遍及全区60%以上的县(市、区)。蚕桑产业被称为"一条虫"产业,但在这"一条虫"身上却集聚着"一条龙"的能量。近年来,广西在蚕桑产业链上不断拓展延伸,产前产生的桑枝和产中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一碗粉,不仅做成了俏销各地的"网红",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短短5年间,预包装的广西柳州螺蛳粉,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美食,成长为年产值约60亿元的大产业。广西柳州还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宾阳县古辣镇,提起平地村党支部书记、乡土人才黄日政,当地的干部群众无不称他为“牛支书”。这缘起黄日政积极带头和带领村民发展养牛业,让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养牛致富村。支书养牛致富2002年9月,为了筹钱给儿子上大学,黄日政不得不将仅有的一头耕牛卖掉。这一卖,竟  相似文献   

9.
<正>70年风雨兼程,70年的创新发展,70年的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百色芒果、横县茉莉花、柳州螺蛳粉……一批批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品牌、一张张独具特色的广西"名片",彰显着广西农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魅力。这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对广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俗话说:一个"龙头"活一方产业。当前,农业龙头企业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大科技创新、实现三产融合等取得了长足发展,队伍也在逐年壮大。广西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构建起农业龙头企业梯队,使我区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王林秀)1月23~24日,为期2天的西南地区食用菌产业扶贫交流展会暨广西食用菌协会第二届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区内外的29家企业带着自家的"看家菌种"前来展示交流,让参观者们享受了一场食用菌"盛宴"。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广西食用菌协会、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农业科学院微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平乐县沙子镇治平村委渡河自然村位于广西平乐、阳朔、恭城三县(自治县)交界处,村域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全村共91户,总人口408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村庄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通过村民的努力,从最初的在山上挖杂树移植到目前发展到了拥有几十亩高端园林盆景花卉和百亩育苗基地,产值3000万元的园林产业。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村里的园林资源不但建起了新楼房、修了水泥路,还将各家院子用亭子、假山、盆栽、"古"围墙等装扮起来,让原本单调的房子具有现代园林风格,村民们说,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将村子打造成广西园林第一村。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13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上,百香果成了一道甜蜜的风景线,23块钱1个的黄金百香果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在南宁、桂林、贵港、钦州、玉林等市展区,百香果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百香果悄然在八桂大地快速发展,成为了广西水果产业新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国内渔业企业带来了新机遇,更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广西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为配合国家战略,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运筹帷幄,让广西渔业"走出去",一路向西,高歌猛进。在东南亚:两桂系企业大咖"一路"挺进文莱东南亚,是"一带一路"中"一路"的第一站,在这里,广西企业捷足先登,开启了"走出去"的第一步,目前已有两家公司成  相似文献   

14.
米价新纪录     
<正>一种产自广西的野生米刷新了北京市场的米价纪录。记者昨天在赛特地下一层超市见到了这种品牌为"野金香"的米,1斤卖110元,够买12斤猪肉。此前,北京最贵的米为某进口品种,每斤卖99元。  相似文献   

15.
正"桂蚕8号"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竣工仪式1月29日在南宁举行。"桂蚕8号"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是广西农业农村系统科研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是打通农业创新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的成功典范。据介绍,广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近年来,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大力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种玉米、收玉米、吃玉米、卖玉米,自古以来农民都这样生产生活。而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农民不摘玉米卖青秆;玉米青秆用来喂牛,却不直接喂牛,而是先添加益生菌制作成饲料,成为动物的高营养食物。"今年雨水多,玉米长势好,这26亩地卖4批青秆,总收入超过20万元没问题。"说话的人叫黄绍良,贵港市木梓镇莲子村农民,这片玉米地的主人。老  相似文献   

17.
<正>"这些年我种过大白菜、辣椒、豆角,可种来种去还是黄瓜最赚钱,我家今年种了1.8亩黄瓜,两个月时间不到就卖了一万两千块钱。"韦善光说。让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定安镇渭密村36岁村民韦善光赚到了钱的这种黄瓜,比普通人常见的黄瓜短三分之一,粗一倍,看起来胖乎乎的。正是这种"胖黄瓜"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平乐县桥亭乡兴隆村42岁的陈桂斌曾经是一个打工仔,几年前,他回到家乡办起了板栗厂,并陆续发展到用板栗酿酒、用板栗酒糟养猪,建立了一条生态产业链。现在他已经在县城和桂林开了几家卖猪肉的店,同时不断扩大规模,让更多人吃到他的"板栗猪"。将家乡传统板栗产业做大精干、健谈是陈桂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记者见到他时,他刚跟一些老板谈完生意,一边跟记者聊,一边不停地看自己的手机。"你也是个手机控?"记者笑着问。"没那个闲心呢。"他拿过手机给记者看,原来,他是通过手机看工人工作的视频现场。通过他的手机,记者看到一帮工人正在认真地剥着板栗。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场品销售中,"卖难"几乎是很多种植户或者农业企业的共同"痛点"。可是广西百圣美川现代农业公司的蔬菜却长年卖16元1公斤、瓜类卖24元1公斤,被誉为缔造了农产品销售史的传奇。百圣美川公司总经理李德华说:"我们主要就是做到了举  相似文献   

20.
<正>"贫困户把肉猪苗寄养在我这里,可以说是零风险。"广西大新县榄圩乡德成养殖场负责人黄德明说。近日,榄圩乡66户贫困户与德成养殖场签订了肉猪养殖扶贫协议。榄圩乡在产业帮扶中,根据贫困户外出务工多、技能缺乏等实际情况,着重发挥本乡致富能人作用,采取"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降低贫困群众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